“家中始終彌漫著濃濃的‘川味’,這還能叫家?嚴重同情中……”“城市河道黑臭,罪過都在南京人自己,是我們爺爺奶奶們不尊重自然不愛惜環境所致”……打開網絡問政南京環保局的網頁時,總能感覺到網絡發言人的回帖有些與眾不同,沒有了機械式的回復,用一些“網言網語”將環保問題給老百姓解答得清清楚楚。不少網友也對這種回答報以贊許。
“我保證沒有馬甲”
記者了解到,環保局的網絡發言人是南京市環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徐小怗,平時工作很忙的他說,會利用上班之前和晚上的時間來逐一回帖。擔任網絡發言人一年多以來,徐小怗也感到回帖難,很多網民往往都帶著氣,但字里行間又對政府部門有信任,為了不辜負網友的信任,徐小怗在每一次回帖都字斟句酌,在基本做到有問必答的同時也盡量能讓網民滿意。如果遇到自己回答不了的問題,也會立即轉交給信訪辦和局里的各個業務部門,由他們給出滿意的答案。
“您好,您的意見我們已經收到,將會盡快給予回復。”徐小怗說他不愿意用這種“機械式”的回復。“這么回復感覺冷冰冰的,無法和網友拉近距離。我通常會用一些網絡語言,盡量能讓老百姓看得懂。”
在網絡論壇中,往往一言不合,就會立刻注冊馬甲進行口水大戰。對此徐小怗也保證,環保局網絡發言人絕對沒有馬甲,在論壇中有網友罵娘,也有網友不理解環保工作出言不遜,他也會毫不留情地回復,別把這個地方當“垃圾場”。
對化工污染深惡痛絕
當看到市民被化工廠異味折磨得不堪其苦時,南京環保局網絡發言人在及時將問題反映給職能部門時,也像嘮家常一樣對他們表示同情。
一位網友投訴稱,最近燕子磯周邊的小化工廠都在整頓或搬遷,可萬壽村金山花苑后門處的邁達化工廠為什么沒有關停或搬遷的跡象?每天晚上化工廠周圍都有一股無法形容的怪味。南京環保局網絡發言人回復說:“抗戰需要8年,您的迫切心情我十分理解……我也想一夜之間就滅掉所有的有污染的企業……”
有網友投訴寧六公路學府路口至丁解站臺經常怪味刺鼻。環保局網絡發言人回復,能夠理解您的心情,因為我和你一樣,對污染和一切污染大自然的混蛋們都是深惡痛絕!
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后,網絡發言人不忘職責,及時將問題反饋給環保局業務部門,第一時間給出網友們需要的答案和措施。
對環境侵權語氣堅決
一位名為“幸福多彩”的網友在晚上聞到刺鼻性氣味,一路尋找到污染源,視頻拍攝遭到廠家阻撓。網友將廠家偷偷排污的事情反映到網上,請環保局詳查。
南京環保局網絡發言人在回復時,首先感謝網友的環保公益心,并且善意提醒要注意人身安全!對于排污事件,網絡發言人也一直在追問,企業在浦口區還是六合的大廠地區?沒有廠名,或許有門牌號碼或周邊標志性建筑之類的?好讓環保執法人員去查!真希望人民群眾的監督能像當年電影《地道戰》、《地雷戰》打日本一樣,形成一場向環境污染宣戰的群眾戰爭!
還有網友投訴三山街地鐵口在建廠房夜間施工連續三天,網絡發言人回復的語氣十分堅決:“對環境侵權,每個市民都有權監督、有權奮起。您搞建設,不可以損害我的環境權益,這條投訴已經轉發給環境監察支隊,核實后會對企業進行處罰。”
“爺爺孫子論”
面對化工污染投訴,南京環保局網絡發言人發明了“爺爺孫子論”。
位于紅山動物園附近恒嘉路上的依維柯動力分廠經常被市民投訴。對此,網絡發言人也表示,黑墨營附近的廠區是20多年前南京市的工業區(汽車制造),屬于爺爺輩的,而買房的居民應該是后來者,“打個比方,前者屬于爺爺或父輩,后者屬于兒子或孫子輩。住了一段時間后,后來的孫子或兒子因為環境問題要求先來的爺爺搬家,爺爺當然覺得非常委屈……一個家庭搬家況且不易,何況一個上千人的企業。”
當遇到網友投訴黑臭河時,網絡發言人也很直言不諱:“說白了,城市河道黑臭,罪過都在南京人自己!是我們自己經年累月吃喝拉撒的生活污染所致,是我們爺爺奶奶們不尊重自然不愛惜環境所致!現在政府花了幾十年花了幾十億,著名的秦淮河尚未治理到位,可見一條河流污染容易治理起來卻是那么的難!您所說的這條黑臭河道,政府部門也許列入綜合整治計劃了。”
□快報記者 安瑩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