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存煤、生火、倒渣”的冬日將徹底成為歷史,代之以天然氣、電力、太陽能等優質能源走進普通百姓家。市發改委昨天發布“十二五”能源規劃,未來五年城區內現有的四大燃煤熱電廠將關閉三家、改造一家,四大燃氣熱電中心上崗后,五環內將基本實現無煤化,年耗煤量將控制在2000萬噸以下。
【熱】
四大燃煤熱電廠關三改一
“十二五”能源規劃提出,未來5年全市煤炭消耗量將控制在2000萬噸以下,實現五環內無煤化的目標。為此,目前仍在中心城區“服役”的4座大型燃煤熱電廠和63座大型燃煤鍋爐房面臨著升級改造。
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說,這4座燃煤熱電廠分別是位于CBD的一熱電廠、高碑店熱電廠、首鋼石景山熱電廠和高井熱電廠,這“四大戶”年耗煤量1000萬噸左右。其中,一熱電廠將搬到高安屯一帶建成東北燃氣熱電中心,位于CBD的舊址將變身高端產業聚集區;西南草橋的4臺燃氣熱水爐擴建為燃氣機組,建成西南熱電中心;西北首鋼高井和十熱電廠改為西北熱電中心。而剛剛使用了十來年的高碑店熱電廠,因當初建設標準較高,新增兩臺燃氣機組,變身為東南熱電中心,繼續“發揮余熱”。
“十二五”末,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建成后,現有3家燃煤熱電廠將全部“退休”。
【氣】
10個遠郊區縣通天然氣
未來五年,本市天然氣發展也會全面提速,消費總量將由2010年的75億立方米翻番到2015年的180億立方米,五年凈增100億立方米以上。
具體來說,本市的用氣空間和領域也會不斷拓展,重點是推進燃氣管網向新城、重點鄉鎮鋪設覆蓋,屆時,包括延慶縣在內的10個遠郊區縣可以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氣。在天然氣延伸不到的農村地區,特別是生態涵養區,則通過“送氣下鄉”等方式,配送液化石油氣,幫助農民的煤柴土灶向干凈安全的“氣灶”升級。
【油】
油庫總庫存能滿足需求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新建昌平,擴建石樓、長辛店等油庫,2015年油庫庫容超過100萬立方米。市發改委表示,去年本市總用油量達到近1500萬噸,未來五年將提高供應能力,對京津冀地區成品油保障供應能力達到3500萬噸。從總體判斷,能夠滿足本市“十二五”末約1700萬噸的成品油需求。但市發改委同時表示,受市場以及原油供應不確定性的影響,部分時段仍然可能出現供應緊張。
【電】
年戶均停電不超過5分鐘
規劃明確,未來京城電網對重要用戶實現多路供電,普通用戶達雙路供電,城市核心區和重要功能區供電可靠性達到99.999%。到2015年,五環路以內主次干路10千伏架空線路基本入地。
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所謂“供電可靠性”,說白了就是停電時間。核心區和功能區年戶均停電時間不超5分鐘,全市年戶均停電時間由“十一五”末的約3小時降為1小時,城市核心區降至10分鐘,功能園區則降至0.5分鐘。
此外,全市的電動汽車規模將達到4萬輛以上,并逐步推廣私人購買電動汽車。據悉,本市電動汽車專項規劃正在編制審核階段,不久后將面向社會公布,電動車充電站建設專項計劃也已經確定。
晨報首席記者 姜葳
■規劃速遞
積極推進舊城居民清潔供暖:城六區內63座大型燃煤鍋爐房將升級換代為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繼續推進5萬多戶老城非文保區平房、簡易樓“小煤爐”清潔能源改造,讓5萬戶老城居民告別“存煤、生火、倒渣”的小煤爐,實現清潔能源采暖;到“十二五”末期,實現五環內無煤化的目標。
全面完成老舊熱網消隱改造:徹底解決70萬老舊小區居民冬季暖氣不熱問題,提高管網能效水平。
升級改造老舊小區配電設施:“十二五”期間完成254個老舊小區、22萬戶居民配電設施升級改造。
光能熱水工程:到2015年,與建筑結合太陽能集熱器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6萬戶。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