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昊)能收集陽光的“大燈泡”、能發電的大風車、收集雨水的“隱身坑”……昨天,喬遷新校舍的北京一師附小的師生們,一返校就被神奇的環保教學樓“鎮”住了。
一師附小師生的新學校面積增加了一倍多,孩子們新學年的第一課就是熟悉新校園,通過校園里隨處可見的環保設施了解節能知識。下沉式禮堂照明充足,卻沒有開一盞燈,全靠樓頂的16個陽光采集器收集的自然光照明。教學樓外還豎立著兩個“大燈泡”,“燈絲”不僅可以收集陽光,還會自動追隨陽光的腳步,學校的校史館就依靠“大燈泡”采集的陽光照明。
學校的下沉廣場中隱藏著一個128立方米的“集水坑”,下雨后,教學樓樓頂、操場上的積水可以透過滲水磚匯集到“集水坑”中,“綠植澆灌就全靠這些雨水了。”一師附小的教師說。教學樓頂還有兩個能發電的大風車,電能足夠兩間教室照明。學校里的環保設備全部開啟,每小時就能省電21度。
目前,本市正在推動全市學校創建節能環保的綠色校園,今后,將有更多的學生像一師附小的孩子們一樣,享受環保教學樓。不僅如此,今年本市部分中小學也完成校舍抗震加固,孩子們將在更安全的新校舍里學習。不僅搬新樓,還有新環境。今年本市將為朝陽、石景山、延慶等9個區縣的97所大中小學校園掃凈周邊環境。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