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堂漫畫
近日,不斷有群眾反映地處河南舞陽縣吳城鎮的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系列污染問題。可是當記者好不容易找到舞陽縣環保局局長張俊明,希望他能就群眾反映的“金大地”污染問題談談看法時,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環保局長面對記者提問,卻雙唇緊閉,一言不發。( 9月5日《法制日報》)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雞同鴨講,而是雞根本不屑于同鴨講。在這個“直言有風險,說話需謹慎”的年代,面對記者,當越來越多的人為自己的口不擇言而埋單之時,有的人學會了生硬地“背書”,有的人練就了顧左右而言他之功力,而有的人,則在緘口不語中編織著他認為最最安全的屏障,比如說這位環保局長。
群眾反映污染問題,記者就此采訪環保局長,也只是請他談談看法,就治理企業污染問題表個態,道理上講,這既非敏感話題,也不涉及國家機密,純屬環保局長的職責范圍之內,對于環保這一公共議題,媒體、公眾有知情權和監督權,身為環保局長的張俊明沒有任何閉口不談的理由。更何況,污染已經對當地群眾生活造成了影響,百姓怨聲載道,這表明,污染一事已經衍生出了社會矛盾,環保局長理應配合媒體,如實作答,可是,咱們這位張局長怎么就三緘其口了呢?
緘口不答是因為毫不知情?我想未必。經驗早已告訴我們,那些污染大戶,不是企業真有多牛,隱蔽工作做得有多好,而是一些部門習慣性地充當“睜眼瞎”。 金大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污染事實,既不是一天兩天,也不局限于哪個小小的犄角旮旯,而是涉及到周邊三個村落,污染物甚至囊括了噪聲、煙塵、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料等,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當地環保部門不可能不知,為何卻揣著明白裝糊涂。當然,說話的空間太大,容易讓人揪住把柄;說話的空間太小,則會讓人浮想聯翩。所以沉默,但有時候,沉默又是無聲的訴說。
一是這層隱晦,更坐實了污染的事實,如果“金大地”環保不力只是個偽命題,身兼環保之職的局長還會故作深沉?真若如此,恐怕不等記者發問,這位局長就會急不可待地作無罪辯護,而斷不會留下個任思考自由馳騁的模糊地帶。二是“金大地”與環保部門之間恐怕有著某種復雜的利益糾葛。如果里面沒有任何曖昧關系,一個環保局長犯得著在媒體面前為一個企業而守口如瓶嗎?更進一步,如果“金大地”對當地而言,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小角色,整治了也就整治了,甚至取締了也就取締了,沒有哪個部門會心疼在乎。這與其說是一個環保局長敷衍塞責的逃避,毋寧說,這是一個地方政府對一個排污“釘子戶”的默許與縱容。而縱容的依據,無非是那串聯起政府與企業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