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巨大的地上、地下資源曾經成就了無數個城市的光榮和夢想,但短暫的輝煌之后,往往是裸露的河山和無奈的凋敝。截至目前,我國已先后兩批共確定了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8月2日,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將開展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界定工作。越來越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走進公眾視野,它們的未來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命運,更關涉到中國未來幾十年的資源戰略和經濟前景。或鑒于此,作為資源型城市的安徽省淮南市,雖不在資源枯竭城市之列,卻已開始謀劃如何轉型。
安徽淮南的“四煤”經
吳曉光
淮南緣煤而建、因煤而興,是全國首個投產的億噸煤基地。2010年原煤產量達到8100萬噸,年發電量465億度。
“煤炭是我們的資源優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還離不開、丟不開煤,還要依靠煤炭來促進經濟發展。” 淮南市市長曹勇說。
立足煤:把煤炭和電力做大做強
淮南煤炭探明儲量153億噸,遠景儲量444億噸,占安徽的71%,占華東地區的32%,是“皖電東送”的主戰場。長三角地區25%的煤炭來自淮南,目前已建成投產的安全高效礦井16對。
曹勇說,在立足煤上做強規模,“十一五”期間,當地政府全力支持淮南礦業、國投新集、皖北煤電等企業做大做強,建成了顧橋礦等7對現代化礦井,并相繼建成淮滬田集電廠一期、淮浙鳳臺電廠一期等4座電廠。
提起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曹勇十分感慨:“一方面,我們積極培育大型煤炭集團,發展高產高效礦井,以提高資源回采率。另一方面,著力發展超臨界機組,主要是為了降低電廠煤耗,提高利用率。”同時清除“鋪天蓋地”的小煤礦,淘汰落后產能,目前全市小煤礦已從300多家精簡到30多家。
“實現煤炭產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以提高煤炭綜合效益。說到底,就是要實現煤炭工業現代化,主要是技術現代化,其基本內容是裝備機械化、生產自動化、管理數字化。”曹勇說。
延伸煤:把淮南的資源就地轉化
延伸煤,激發“雁陣效應”,戰略合作持續上演。
曹勇介紹說:“淮南與中石化、皖北煤電集團合作,建設煤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投資256億元,去年已開工建設。與皖能集團、國投新集集團合作,投資300億元煤制氣項目,建設年產4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煤化工將成為淮南乃至安徽的第一大產業。”
同時與中鋁、中冶集團等央企合作建設鋁硅體合金等項目,會給淮南產業結構調整帶來重大突破。
以實現轉化增值為目標,突出產業鏈延伸煤。曹勇說:“著力打造‘三大縱向產業鏈’,實現千億級煤化工產業群,把煤化工視為延伸煤的突破口。”同時,拉長煤炭產業鏈條,實現多層次增值。目前,以煤機裝備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在淮南異軍突起,“十一五”實現的工業增加值是“十五”期間的7.8倍。
不僅如此,淮南還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實現“舊煤”新用。據曹勇介紹,近年來,淮南與德國魯爾、荷蘭殼牌等國際大公司通力合作,并與浙江大學、中科院等國內頂尖科研院所聯手,先后在煤氣化技術、甲醇制丙烯技術、煤基合成油催化劑制備技術、電氣焦油多聯產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才是淮南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所在。
不唯煤:發展非煤產業
“依靠煤,不唯煤,但決不是依賴煤,不是躺在煤炭上睡大覺,而是積極推動以煤炭產業為主向非煤產業為主轉變,”曹勇直言,著重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在新能源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加快建設工業園區和工業聚集區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民營企業,盡量把煤炭之外的產業抓起來。”據曹勇介紹,目前已編制了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輕工、紡織等七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淮南擁有的良好投資環境已經產生了‘明星效應’,尤其體現在招商上。”曹勇高興地介紹,“比如美國比塞洛斯、美國喬丹、鄭煤機等國際國內一流煤機企業主動與我們洽談合作,把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煤機裝備成套生產線放在了這里。”
被譽為國內光電行業龍頭的福建三安公司和國際聚光太陽能領域先鋒的美國安科公司強強聯手,投資80億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組件項目,年內可建成投產,5年內將打造500億級裝備制造基地。
與此同時,陜汽集團,一期工程投資20億元,年內建成年產5萬輛新能源專用車生產線,建成雙百億級汽車及零配件產業。中國醫藥集團,已開工建設醫藥產業(淮南)基地、國瑞藥業工業園,打造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開展戰略合作,打造科研和產業孵化基地,建立高分辨率、智能化的數值預報系統,打造百億級節能環保產業。
推進礦用電子、國家防爆電氣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等技術產業化發展,打造煤礦公共安全產業基地。淮南正努力闖出一條結構調整和工業崛起的新路。
超越煤:賣產品、賣技術、賣文化
“超越煤,就是我們現在主要是賣原料、賣燃料,今后要逐步上升到賣產品、賣技術、賣文化,這樣就跳出了煤炭、跳出了煤城,超越了資源束縛,將來也能擺脫資源性城市‘礦竭城衰’的困境。”曹勇解釋說。
在城市轉型中,淮南未來把重推資源、資本有形要素向文化、科技等無形資源要素的轉變。
“淮南擁有三個年產過千萬噸的大煤礦,煤礦建設技術全國領先,目前煤礦的科學管理技術和安全生產技術全國第一;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擁有亞洲第一大煤礦顧橋礦,全國第一家數字化管理礦井劉莊礦,均被視為業界的范本。”據曹勇介紹,目前已有三個國家級研發平臺落戶淮南,為技術服務提供了新平臺。
曹勇透露,總投資60億元的淮南志高文化科技動漫產業園,今年將基本建成,每年可吸納游客近300萬人次;投資40億元的國內首個“云海戰略”創新區和實踐區等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并借鑒西安唐城、杭州宋城的理念,投資30億元,規劃建設淮南大漢城;同時總投資15億元的奧林匹克公園、總投資15億元的十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等項目加快推進。
另外,總投資50億元的淮南月星環球商業中心已開工建設,并謀劃旅游項目81個,總投資588億元,積極打造皖北旅游目的地。“淮南堅持以文化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的比重。”曹勇說。
資源枯竭城市的三種命運
資源枯竭后的城市有三種結果:
一是就地消亡。昔日輝煌的世界汽車工業中心美國底特律如今被稱為“美國鬼城”,持續40多年人口減少,規模不及巔峰時期的1/3,31%的居民掙扎在貧困線下,2008年失業率高達18%。類似的城市還有美國的布法羅、德國的萊比錫、英國的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俄羅斯的伊凡諾夫等。
二是整體遷移。素有“中國石油工業搖籃”的甘肅省玉門市,由于石油儲量減少等原因,上世紀末作出遷城決定,2003年4月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復。同年,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搬遷得到中國石油的批復。
三是轉型。河南省焦作市以發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開發,實現社會經濟全面轉型。“焦作現象”以云臺山為代表的焦作山水已經成為中國旅游的知名品牌。焦作的接替產業初具規模,鋁、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等六大戰略支撐產業持續提升,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0%。
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申請名單(不完全統計)
山西省霍州市?? 介休市???????? 湖北省松滋市???????? 內蒙古烏海市???????? 安徽省淮南市?? 馬鞍山市
黑龍江雙鴨山市區?? 鶴崗市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