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臨沂(山東)9月14日電 記者郄建榮 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飲用水環境安全突發事件20起,其中,4起屬于重特大事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今天表示,環保部將加大對瞞報遲報重特大環境突發事件包括水環境安全事件的責任追究力度。他說,目前,環保部與監察部正在研究制定重特大環境突發事件責任追究相關辦法。
據張力軍介紹,目前,我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形勢非常嚴峻,環境風險突出,突發環境事件高發?!笆晃濉逼陂g,全國共發生飲用水安全環境突發事件34起,占了整個“十一五”期間環境突發事件的70%。
他同時透露,“十一五”期間,針對飲用水環境安全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做過31次指示。
張力軍認為,目前,包括飲用水環境安全在內的我國環境應急管理滯后,“信息公開不及時導致謠言滿天飛,大道消息沒有,小道消息滿天飛。突發事件信息公開仍然存在滯后問題?!?/p>
對于環境突發事件的處置,張力軍說:“現在往往是突發事件過去了就認為沒事了。”他認為,環境突發事件之所以高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責任追究不到位。
張力軍表示,目前,一些地方瞞報遲報突發事件的情況仍存在。以前,對瞞報遲報環保部也沒有追究責任。今后這種狀況將不會再繼續下去。針對環境突發事件中存在的這些突出問題,張力軍要求各地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及時準確向環保部報告信息,涉及飲用水安全的突發事件無論大小一律上報。
張力軍表示,環保部將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哪個省哪個市瞞報遲報,將嚴肅追究這些省市的責任?!?/p>
對今后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及管理,張力軍透露,我國將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飲用水源保護應急機制;同時將準備利用遙感衛星對飲用水源地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連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