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空氣污染指數分為五個等級,但各地的天氣預報似乎很少預報當地的空氣質量已經達到了比較嚴重的中度或重污染;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尷尬:政府部門公布的環境監測結果是空氣質量二級,但老百姓出門時,抬頭看見的并非藍天,甚至有時還有可能是灰霾天。
大家難免疑惑:是相關的評價標準設定得太低?還是評價方法有問題?環保部副部長周建近日表示,環保部將對大氣、水、土壤、噪聲等環境質量標準進行全面評估和修訂,改進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研究所所長孟凡說,出現環保監測結果和群眾直觀感受不一致的現象,與中國相關的標準有關。孟凡介紹,一是我們的標準只是部分地反映了顆粒物的污染,比如說我們測的主要是粗粒子更多一些,像大于十微米的;細粒子對能見度貢獻更大的這部分目前并不是我們國家空氣質量標準。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曹明德說,環保部此次表示要對環境質量標準進行全面的評估和修訂,優化并增加環境監控點位,改進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無疑將有助于最終的監測結果更加客觀和真實。據中廣網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