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潘從武 實習生吳娜緯 “應當在新疆全區范圍內盡快建立礦山環境‘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責任體系,持續開展礦產資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頓,嚴厲查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中的各種違法行為,有效遏制亂采濫挖礦產資源?!苯仗嵴埿陆S吾爾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的新疆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開展2011年天山環保行活動情況的報告提出上述建議。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新疆礦產資源效益,規范礦產開采,保護環境,防止濫采亂挖、浪費資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近期組織開展了以“規范礦產開采,確保資源開發可持續”為主題的2011年天山環保行執法檢查活動。執法檢查組赴吐魯番、哈密、阿勒泰、塔城等4個地區及十二個縣市,就礦產資源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
報告指出,開展礦產資源管理秩序的治理整頓是新疆貫徹實施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取得的主要成績之一。新疆各地加強了對探礦權的監督管理,對確定投入不足、“圈而不探”的地質勘查項目進行查處,共對2212個探礦權作出了不予辦理探礦權延續、變更、轉讓登記手續的處理。
報告同時指出,新疆各地在實施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礦產資源勘查進度相對滯后,可供開發的大、中型礦產地少,探明資源量占預測資源量的比例小。同時,新疆各地礦產開發重審批輕監管的問題仍舊突出,約有10%的采礦企業未申請或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即擅自投運,而申請驗收的項目中又有約5%未完全落實環評報告中提出的環保措施和要求。
報告建議,要切實加強對礦山企業的監管,明確相關部門和基層政府的監管職責,基層各級政府要按照“任務到礦、責任到人”的要求,盡快建立礦山環境“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責任體系,嚴厲查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中的各種違法行為。要加強礦業執法動態巡查、環境執法動態巡查、礦山督查、礦山年檢等工作。及時發現礦山企業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廢渣、廢水、廢氣對環境的破壞、污染,以及因采礦破壞地質地貌景觀、誘發地質災害等問題,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對存在問題嚴重的,堅決停產整頓,直至關閉礦山。要把環境監理落實到每個礦山采選項目中,監督檢查貫穿于礦山建設及運行的全過程,從源頭上減少礦山勘探、開采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報告強調,要依法加強對新疆各類礦區規劃和礦山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對因未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給當地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礦山企業,要補辦環評手續,未通過環評的項目要堅決關停。加強環評的全過程監管,扭轉重審批輕管理、重事前評價輕事后評估的局面。要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加強礦山環境治理,對拖延拒繳保證金的礦山企業要依法關停。對閉坑后的礦井、礦坑,要限期完成土地復墾和植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