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東京10月6日消息(記者黃學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表示,日本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繼續開展南極海域的捕鯨項目,并且為了防止環保分子的阻撓,今年的捕鯨行動將采取更為嚴格的安保措施。
日本將繼續開展南極海域捕鯨項目
今年一月,由于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不斷向日本捕鯨船投擲裝有有毒物質的玻璃瓶,捕鯨活動也提早結束。人們本以為日本今年將不會再進行捕鯨活動,但事實卻是,日本再一次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他們所謂的傳統。
現在在福岡市博物館正在舉辦日本與鯨魚的主題展覽,展示了與日本人的生活有著深刻關聯的捕鯨的歷史和文化,下關等捕鯨基地也舉行了鯨魚菜肴制作比賽。事實上日本使用鯨肉的歷史已經延續400多年,從繩文民生時代就開始存在了,九州的山口,長崎的平戶、下關等地自古以來都是著名的捕鯨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為了改善食物供應問題,作為大量的容易保證的蛋白質資源,鯨魚曾再次受到日本人的關注。
打著科研旗號 最終目的以食用為主
盡管日本捕鯨總打著科研的旗號,但是最終目的還是以食用為主。在日本,鯨魚肉售價為2600日元每公斤,約合人民幣185元,比當地的牛肉便宜很多。很多日本人公開贊美鯨肉的美味,認為可以強身健體,日本的市場和餐館,每年銷售出2000多噸鯨肉。日本捕鯨產業年產值達到3200多萬美元。
在日本東京,許多專門售賣鯨魚料理的食肆生意非常紅火。店家打出保護食鯨傳統的口號,在店中就餐的食客也對這樣的傳統表示認同。
食客:食鯨是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食物,我不喜歡被別的國家指手劃腳。
過去20年兩萬頭鯨成日本刀下冤魂
鯨是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動物,捕鯨的場面一向非常慘烈:大型捕鯨叉射向鯨魚,鯨魚奮力掙扎,血水染紅大片海水,所以對鯨的捕殺一向為世界各國所反對。1986年國際《禁止捕鯨公約》生效,世界各國宣布放棄商業捕鯨,只有日本、挪威、冰島等國以科研名義繼續捕殺鯨類,三國在2008年捕殺3215頭,其中日本的捕殺規模最大。
即使有環保組織的阻撓,日本的捕鯨也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據媒體報道,日本雖然在二十年的時間里,以科研的名義已經使兩萬頭鯨成了刀下冤魂,但拿出的科研成果卻只是比如"鯨魚很有營養"或者"鯨魚的數目和性別比例"等無關痛癢的報告。人們能夠看到的這些科研捕鯨的收獲,大部分還是市場上的鯨魚肉。
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鯨魚刻不容緩
日本農相宣布繼續捕鯨不久,新西蘭外長麥卡利就發表聲明,強烈批評日本政府的決定。一些環保組織也采取了行動,盡力阻止日本捕鯨,但是日本對于捕鯨仍然一意孤行,目前仍然看不到緩和的跡象。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項目專員王松林提醒我們,對鯨魚的保護刻不容緩且至關重要。
王松林:第一,大多數鯨類都瀕臨面決,為什么這么容易被過度捕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的成熟期非常晚,要7-10年才能成熟,而且母鯨通常只生產一只幼鯨,這些特性導致它對過度的捕獵非常的敏感,非常容易瀕危甚至滅絕,到目前還沒有科學上可以信服這種數據證明鯨的種群已經恢復到可以支持這種大規模捕撈的這種崩潰。
第二點就是鯨作為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生物,它承擔維護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穩定的作用,是有很多作用,很可能我們現在的這種科學還沒法完全的去了解,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應該采取一個非常謹慎的這種態度來對待捕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