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總理普京。當天,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俄總理第十六次會晤期間,中俄雙方就管道原油貿易價格問題達成一致。
在會見普京時,胡錦濤說,中俄經貿合作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重新走上了快速增長的軌道。中俄經貿合作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雙方要進一步挖掘潛力,擴大合作規模,增加相互投資,加強大型項目合作,深化能源合作,促進地方合作,不斷提高兩國經貿合作質量和水平,為實現到2015年雙邊年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在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劉為民說,俄羅斯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中俄兩國合作具有較好的潛力。雙方將繼續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擴大能源各領域合作。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經在一批大項目上取得積極進展。中俄原油管道今年1月1日開始由俄羅斯向中國供油,標志兩國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為俄羅斯原油出口開辟了穩定市場,也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石油供應。
昨天下午,普京結束對中國為期2天的正式訪問,乘專機離開北京。
>>新聞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將超越“油氣”
從此次俄羅斯總理普京訪華透露的訊息看,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石油和天然氣領域,還將向更寬、更廣領域拓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孫永祥認為,中俄能源合作最顯著的利益交匯點在于“兩國能源戰略的接軌”。
他認為,俄羅斯能源政策逐漸向亞太地區傾斜,將大幅提高亞太國家在其能源出口中的比例,中國是這方面的重要伙伴。而根據中國“十二五”規劃,為保證經濟穩健發展,必須擴大天然氣和石油進口,保證國家能源安全。
除單純的油氣貿易外,中俄能源合作產業鏈還不斷向上下游延伸。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世良將其形容為“上下游捆綁”,即中國企業參與俄羅斯上游的勘探和開采,俄羅斯企業參與中國下游的加工和銷售。這樣兩國就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過來又會加強兩國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由中國和俄羅斯合資的年產1300萬噸煉油項目,去年9月在天津濱海新區奠基,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石油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合資企業“東方能源公司”在伊爾庫茨克州的兩個油氣區塊開展勘探和研究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普京訪華前后,中俄雙方向外界透露明確信號: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以油氣貿易為主的初級階段,正在向石化、煤炭、電力、核電、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拓展。
孫永祥認為,中俄能源合作要解決貿易結構單一、不穩定性較大的問題。從兩國能源安全角度考慮,雙方也應努力拓寬能源合作的領域。據新華社
>>表態
普京:價格的事交給企業解決
并批評美國是美元壟斷地位的“寄生蟲”
據新華社電 普京11日在北京接受了中國媒體的聯合采訪。普京說,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很多,不僅包括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也包括聯合勘探、開采。
普京表示,天然氣定價問題很重要,買方都希望便宜點,賣方都希望貴一點。他說:“在政治層面不做買賣,這是兩國企業之間的事,他們會找到公平合理互利的解決方案,我們不用干涉企業的事。我們了解中方的需求,中方也了解我們的供應水平。此外,俄羅斯還恢復了向中國輸電、供煤和在核能領域的合作。”
普京說,俄中合作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包括科技、金融、納米、信息、醫療設備、機械制造、寬體客機等。俄中兩國有很多共同的國家利益,為了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把兩國的合作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關于美國,普京稱,美國不是世界經濟的“寄生蟲”,而是美元壟斷地位的“寄生蟲”。他說:“我不覺得我的言論有多么激烈。聽聽一些歐洲領導人、專家和部長們的話,他們也和我有同樣的評價。我這樣說不是我喜歡批評美國,而是因為我們需要找到一些共同解決問題的辦法。”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的經濟創新轉型進程對推動俄羅斯對華經貿合作也有益處,俄方愿進一步加強與中方在民用火箭發射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俄中雙方還可以開拓更多的合作領域。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