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11月3日電 (記者 鄧霞)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謝立3日表示,該省已對湘江流域的七個重點防控區域進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未經環保部門審批的有色金屬非法企業“黑名單”,并責令其在今年年底前一律關閉。
湖南作為重要的有色金屬之鄉,為中國的工業進步曾作出巨大貢獻,但同時也帶來突出的重金屬污染問題。尤其是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和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導致湘江成為中國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重要河流之一。
為加快對重金屬污染的防治工作,繼總投資達595億元人民幣的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全面啟動后,中國首份為重金屬污染防治而頒發的省政府文件——《關于促進有色金屬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見》也于9月25日在湖南正式出臺。當地官方希望通過此文件,促進湖南有色金屬產業走上“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控制環境中重金屬污染事故的發生,是湖南有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謝立解釋說,《意見》從定量和定性兩方面明確了這一目標。即到2015年,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50%,其他重點防控區下降15%;重金屬環境風險和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安全隱患基本消除。
謝立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湖南將力求建立有色金屬產業“源頭預防、過程阻斷、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的全過程污染防治體系。具體措施有嚴格行業環境準入、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強化老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推行清潔生產等。
在極為重要的老污染治理方面,除依法關閉非法和有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外,湖南還將對雖有環保手續、但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進行整治、整合,使其在2013年底前達到行業環境準入條件后,向有色專業工業園區集中。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改善湘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再現湘江的碧水藍天。”謝立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