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油價不斷走高,汽車排放日益成為國內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新能源汽車何時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正在上海舉辦的2011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專辟新能源汽車主題展會,從世界最先進電動汽車到國產各種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均有展示。越來越成熟的技術,是否意味著新能源汽車,離我們已經不再遙遠?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際未來趨勢
在本屆國際工博會新能源汽車展區內,可謂眾星云集,首款中國制造并登陸美國的量產電動汽車CODA、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上汽榮威、增程型電動車雪佛蘭沃藍達、全球第一款量產版電動跑車特斯拉均以整車參展,混合動力、插電式強混、純電動、燃料電池、超級電容等各種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也令參觀者大飽眼福,不少產品已經從實驗室逐步走向生活,展示了未來“綠色出行”的整體輪廓。
越來越高的油價,變相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研發推進水平,本屆工博會上展示的各類新能源汽車,雖然大多都未正式上市,但從數據來看,已經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記者看到,在工博會上亮相的大多國產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續航里程大多在120公里至150公里之間,車速一般都能達到每小時100公里以上,而能耗基本水平是每百公里耗電13度至16度,遠遠低于普通燃油汽車。
上汽執行副總裁陳志鑫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際汽車業未來的趨勢,也是解決目前我國汽車社會中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然需求,對我們的生活也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嘉瑪汽車公司總經理毛小同介紹,高油價將推動中國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尤其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電動汽車優勢明顯。“電動汽車能效達到90%以上,遠高于傳統汽車10%左右的水平,而且在堵車的時候,電動汽車可以在停車時自動停機,沒有絲毫能源損耗,這與燃油汽車越堵越耗油截然相反。”
政府對電動汽車還要給多方支持
雖然漸行漸近,但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依舊還要邁過很多道坎。
首先就是成本問題,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普遍要明顯高于傳統汽車,如目前開始逐步推廣的混合動力汽車,就需要在傳統燃油動力以外,再配備一套電力驅動的設備,成本明顯上升;而未來可能成為主流的電動汽車,其電池成本就不是小數目。
新能源汽車專家毛小同說,目前國際上一些高品質的電動車,成本也非常高,如電動跑車特斯拉,其電池結構相當于6000組筆記本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成本就接近3萬美元,一般消費者難以接受。
也有專家指出,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國家補貼政策跟上,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成本也將逐步容易接受,而且在使用過程中,能耗節省也可以使先期購買成本得到平抑。
其次是技術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安全性、續航里程一直是公眾最關注的問題。在工博會現場的一位觀眾就對記者說,現在國產新能源車大多充電一次能跑100多公里,市內交通還可以,但出省最多只能從上海到蘇州,到南京就不可能了,所以還是不方便。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成熟開發使用還需要相當周期。”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說,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將達150公里,已進入商業上合理范圍;到2020年,續航里程達到250公里左右,真正進入成熟期。
第三是使用環境問題,關鍵是怎樣充電問題。能否像目前加油一樣方便充電,在住宅停車庫里怎么充電,如何進行計費、誰來投資設備,都成為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
毛小同告訴記者,如特斯拉電動跑車在香港已經超過20輛,這些車主與物業達成協議,每月多交500港元,專門支付充電費用。
但真正要推動新能源汽車廣泛使用,完善的社會化保障系統必不可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進華說,未來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不僅是財政的支持,還應該包括對充電基礎設施、電價、停車位等方面的多方支持。(據新華社上海11月5日電)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