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據《北京晚報》報道,針對近日公眾熱議的“美國駐華大使館與市環保局公布的本市空氣污染水平存在差異”的情況,昨天上午,北京市環保局回應稱,該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環保局稱不利的氣象條件是10月份北京空氣質量9天超標的主要因素。
10月下旬以來,北京遭遇霧霾天氣,空氣質量下降。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空氣質量“三級輕微污染”與美國駐華使館空氣監測數據顯示的“危險”水平存在差距,引發公眾的關注。市環保局昨天上午回應稱,北京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環保局表示,該市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由27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和監控中心組成,監測范圍覆蓋全市各區縣,每天對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向社會公布大氣環境質量信息。全市建立了嚴格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質量保證系統,實施了量值溯源、標準傳遞、自動校準、手動標定、預防性維護、比對測試等一系列質量保證措施,通過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質控樣品考核和國家計量認證的評審和檢查。其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單位開展的空氣質量研究性監測有很好的一致性。
針對有媒體提出“北京奧運會后,北京空氣質量倒退”的說法,北京市環保局表示,奧運會以后北京的空氣質量保持穩定,從2008年至2011年10月,該市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穩定達到國家標準,其中二氧化硫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目前北京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過國家二級標準,但年均濃度保持穩定,呈下降趨勢,未出現惡化現象。
北京市環保局表示,今年10月份以來,北京共出現3次較長時間大霧天氣,共造成9天空氣質量超標。從排放情況分析,大霧前后全市排放總量未發生明顯變化,氣象條件不利是導致空氣質量超標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