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杜少中今日應邀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解讀空氣質量標準之爭。他介紹,北京市環保局除了監測環境質量,主要采取了增加清潔能源使用、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等措施。
杜少中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上,除了監測環境質量,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他說,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增加對于燃煤污染的治理是非常有好處,五大電廠實行了脫硫脫銷的這樣一種治理措施,治理的基礎上加裝在線監測,排放情況監測中心都能看到。近些年還有十幾萬戶平房居民改成點采暖,這些使燃煤污染有非常大的進步。
——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他介紹,環保部門在機動車污染防治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四項:
第一是新車不斷提高標準,在1999年、2002年、2005年,特別是2008年執行了國一、國二、國三、國四標準,08年的國四標準和目前歐洲的歐四標準是接軌的,2012年繼續執行國五標準,也就是和現在歐洲實行的歐五標準要繼續接軌。這個新車提高標準以后,兩檔之間,國三到國四之間要減少污染物排放50%。
第二是提高油品的標準,北京實行國四標準以后,油品標準也實行了國四標準,一旦采取這個油品標準,500萬輛在用車污染物減少15-20%。新車提高標準了,新車一提高標準就減少50%,所有在用車的油品質量提高。
第三是老舊車加快淘汰,北京市淘汰了15.6萬輛黃標車,黃標車的排放和現在市場上銷售新車的排放比例是1:20多。今年8月份開始淘汰了8.1萬輛老舊車,預計今年能夠完成20多萬輛,通過政策推動的淘汰,然后加上年底有4萬輛強制淘汰,這樣能夠到25萬輛國一、國二的車能夠退出在用車的行列,盡管還要發展新車,但是從排放的賬來算它還是非常合適的。
第四是在用車管理,在用車管理一個是通過年檢查,對新車六年以內兩年檢一次,六年以后一年檢一次,黃白車更是每半年檢一次,而且黃標車在六環以外檢,再加上路檢、路查和重點時期的檢查,除了這四項常規措施以外就是動員市民少開車,這個和限行是互相有影響。
杜少中同時表示,要介紹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知識,少開車也是能夠減排,所以動員公眾少開車就是讓公眾們能不開車的時候盡量不開車,能用其它方式代替的時候就用其它方式代替。“比如剛才問我說為什么到這兒做節目騎車來?因為我們單位離這兒就十幾分鐘的路,這時候就特別適合騎車或者步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