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們用什么方式來滿足低碳城的能源需求?在昨天的座談會上,專家不乏奇思妙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組組長武建東教授在會上提出,不妨借鑒國際上最先進的制造能源方式,比如采用人工光合作用制造燃料,通過納米馬達和基因工程使生物能夠快速生長,甚至結出能源的果實來;采用梯級風能方案或者飛行發電機的方式。
深圳可向低碳城提供足夠清潔能源
昨天的座談會上,主持能源專題討論的深圳市發改委能源與循環經濟處處長嚴軍舫透露,在目前深圳的能源供應中,核電占14%,天然氣占7%,從深圳市外輸入的電力占16%。由于受到自然條件和地理空間的限制,深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前只有0.34%,主要是垃圾發電和沼氣發電。
嚴軍舫透露,目前深圳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電力供應系統,電力供應能力在全國僅次于上海、北京和蘇州。而且在深圳的電力供應中,核電、天然氣發電和從深圳市外輸送進來的清潔電力供應比例,已經高達80%以上。為此,深圳按照現有的能源供應方式,完全可以向低碳城提供足夠的清潔、低碳能源。而座談會的專題研討,是欲探求低碳城能源提供方式上的其他可能。
能否在坪地建風能發電基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組組長武建東教授表示,能源供應是低碳城的命脈問題,坪地低碳城建設中能源供應的核心,應該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低碳城的能源設計應該采用能源體系全面智能化的方案;二是要制定以清潔能源為主的產業跨越式發展路線圖;三是要從生產者、消費者轉移到產銷者為核心來構造平臺;四是采用通用性和互操作性為基礎的互動能源網絡;五是構建先進并可以不斷進化的坪地產業結構和城市體系。武建東認為,“這是坪地低碳城能源模式的五個基礎要素。”
武建東介紹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制造能源的方式,比如人工光合作用制造燃料。他提出,可以考慮在坪地劃出一塊產業園?!斑@個產業園的核心,就是要發展納米馬達和基因工程。通過納米馬達和基因工程使我們的生物能夠快速生長,甚至能夠結出能源的果實來,發展生物燃料?!?/p>
“此外,在風能的利用上,有人提出,在離地1500米以上的空間,我們只要使用5%以內的風能,就能解決全人類需要。那么低碳城可以發展先進的風能系統,不同于現在的風力發電機,而是建立中低空的風能系統。”武建東介紹說,荷蘭的烏澤先生就提出了梯級風能發電方案,建設一個5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群,每度電的成本只需5美分。他認為,如果能在坪地低碳城建設一個這樣的產業基地,“就是一件震撼世界的事情”。
武建東介紹了美國提出的飛行發電機方案,“這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為先進的風能利用方案。”這種無人飛行發電機如果實現的話,那就“改變人類生活圖景”了。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