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日電據“中央社”報道,臺當局環境保護部門31日表示,近兩年年均雨量有減少趨勢,是島內主次要河川水質日漸惡化原因之一。其中高雄阿公店溪因工業污染,成為長度相對較短,水質惡化長度卻最長的河川。
河川環境與民生品質息息相關,環保部門為促進河川復育及再生,從2008年起,推動“河川及海洋水質維護改善計劃”。
環保部門水質保護主管單位31日表示,改善河川水質,朝“都會型河川整治”、“推動現地處理設施”、“流域整合管理評鑒”和“民間參與河川巡守”方向執行,目前已完成新北市中港大排與湳仔溝、屏東縣萬年溪、高雄市鳳山溪、臺中市柳川5條都會型河川的階段性整治,每天約共截污處理34.48萬噸廢水。
此外,水保單位也指出,2010年到2011年間,臺灣有11條主、次要河川水質污染漸趨嚴重,原因與年平均降雨量減少有關(近兩年年均雨量都較20年內平均雨量減少12至40毫米),其中高雄阿公店溪長29.7多公里,污染長度卻達8.5公里,是近年臺灣流域污染最嚴重的。
水保單位說明,阿公店溪水質惡化項目是生化需氧量及氨氮,工業是主污染源。其他惡化較嚴重流域還有北港溪、急水溪、南崁溪和中港溪,污染源多是畜牧及家庭生活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