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9日電(記者 孔凡元)記者9日從山東省環保廳信訪辦獲悉,經過5個月運行,山東網上環境信訪平臺共受理網上投訴案件923件,占同期信訪量的65%,處理率達到100%。全省9個市環境信訪總辦結率達到了100%,按時辦結率有7個市達到了100%,各市之間形成了“互相趕超、不甘落后”的局面。
據山東省環保廳辦公室調研員王勇介紹,省環保廳信訪辦每天都有專人按程序受理每起投訴件,并于接件后的60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反饋處理結果。網民只需登錄“山東環境”網站的“信訪投訴”頻道,就可對企業排污擾民、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記者在“信訪投訴”專欄看到,其環境信訪內容主要涉及水、氣污染和“土小”企業違規作業等問題。期間,網民所投訴的問題及其問題的進展情況均一目了然。近日,網絡環境信訪平臺接到一濰坊安丘大河崖村村民的環境投訴件,投訴人反映最近有清洗廢塑料的污水排入村附近河流,導致本村及下游村莊地下水污染嚴重。接此件后,省環保廳立即啟動網上信訪受理程序并第一時間展開全力調查。經查,反映情況基本屬實。由于該企業為國家明令禁止生產的“土小”企業,相關部門對其采取了強制取締措施。
王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上環境信訪作為一種較為方便快捷的服務平臺,創新了信訪模式,簡化了工作流程,縮短了交辦時間,暢通了環保投訴渠道,是“原始”的環境信訪模式所不能比擬的。尤其是以家庭作坊式為主的“土小”企業,其作為隱蔽性極高,多分布于農村生活區域,由于未經正規環評,且生產產品成本低,價格高,可以牟取暴利,其數量可觀,對環境危害極大,極其不利于當地百姓的身體健康狀況。通過“網上投訴”平臺,可以幫助環保部門較快掌握“土小”企業據點,對癥下藥,同時還將其與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實施聯動,將環境信訪所反映的問題作為專項行動檢查的重點,依法關停取締,加強對違法企業的查處力度,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網民還可以在線咨詢環保知識、環保法律、環保手續,環保部門也會安排專家直接在網上解答。
據了解,對環境質量差、信訪量大、群體性事件頻發的市縣,或者群眾與當地環保部門關系緊張的市縣,省級環保部門將酌情對該地采取建設項目“區域流域限批”措施。對信訪量大,尤其是重復訪、越級訪居高不下的單位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沒有明顯改觀的,在全省范圍內通報批評。被實行環境信訪重點管理的縣(市、區),不予新批項目及評選先進。環境信訪工作還被納入生態省建設評價體系,與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相結合,實行一票否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