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福建歸真堂開放了其位于福建泉州市惠安縣的養熊基地,供媒體和社會人士參觀。盡管此前歸真堂曾表示允許媒體、專家、動保人士混編參觀,但上午被允許參觀的僅有全國各地的媒體。
基地里傳出黑熊哀嚎
養熊基地位于惠安縣黃塘鎮虎窟村,周圍一片空曠。今晨7時許,記者來到養熊基地,熊舍和黑熊的活動區域距離大門不到1公里,偶爾能聽到黑熊的嚎叫。
在熊舍外圍,保護圍欄下面,3歲以下的小熊在活動園地里玩耍、嬉戲。護欄外面,全國近百家媒體記者紛紛將鏡頭對準了護欄內的幾十只小熊。
就在記者們興致勃勃地拍攝小熊時,基地內突然傳出熊的哀嚎聲。工作人員表示,“等你進去參觀了取膽汁的過程,就知道這個是不是取膽汁時熊發出的聲音了。”
取膽汁第一只黑熊不配合
由于空間所限,百余名記者被編為5至10人一組,到取膽汁所用的熊舍內參觀。
這間熊舍面積大約三四百平方米,兩側是十平方米左右、設有鐵欄的小房間。每個房間設有兩個出口,一個是與外面連接,供黑熊外出到活動區域活動;另一個則是與室內的一個長方形的籠子連接。這個長方形的籠子,是供取膽汁之用。
“千萬不要開閃光燈,不要大聲說話……”飼養員看上去非常緊張。在靠近熊舍末端的一個房間內,一只黑熊正在活動,黑熊身上未見到明顯的傷痕。
飼養員將飼料和牛奶混合,放在籠子的末端,但第一只準備被取膽汁的黑熊卻躲在房間一角,就是不往籠子里鉆。工作人員說,剛才有人在這里打了閃光燈,黑熊受到驚嚇出現了應激反應。
隨后,工作人員轉向了另一個房間的黑熊,這只黑熊在聞到食物的味道后,很快鉆進了籠子。籠子僅比成年黑熊略大。黑熊爬進去之后開始進食,飼養員此時先用酒精棉球對黑熊肚臍處的一個區域進行消毒,隨后將一個消過毒的、圓珠筆頭粗細的鋼針扎入一個固定的口內,幾秒鐘之后,黑熊的膽汁便順著鋼針下面的塑料管流入已事先備好的量杯中。十幾秒之后,取膽汁的過程結束,飼養員再次用酒精棉球對鋼針扎入的區域進行消毒。整個取膽汁的過程中,黑熊進食正常。
今天上午的參觀持續了大約兩個小時,但僅僅是一個展示的過程,且記者僅能參觀取膽的一個簡單過程,實際的喂養、手術以及其他養殖過程都還無法參觀。
飼養員稱黑熊伙食比人好
養熊基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養殖基地,基本是不會對外開放的。“養豬場、養雞場一般都不會讓人隨便進,更何況是養黑熊。”
據介紹,養熊基地里的黑熊平時全都是素食,主要吃胡蘿卜、黃瓜、玉米以及一些飼料,定期還會給黑熊喂一些牛奶、蜂蜜。“黑熊的伙食比我們的好多了,都有定期的食譜。”一位飼養員表示,不少黑熊的皮毛都比較光亮,雖然身體外面有泥土,但皮毛本身的光亮證明其比較健康。“這些光亮的皮毛是洗不出來的。”飼養員指著一只取過膽汁的黑熊說。
動保人士上午沒能進去
今天上午,亞洲動物保護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和中國區的負責人張小海都來到了惠安,但上午他們未被允許到養熊基地參觀。
歸真堂董事長秘書吳先生表示,他們已經允許亞洲動物保護基金會的人來參觀,甚至可以為他們安排下午的專場。但至于為何不讓他們和媒體記者一起參觀,吳先生并未作答復。
“雖然不像以前那樣插管子了,沒有原來那么殘忍了,但如果在你的肚子里用你的軟組織做一個容器,然后定期取你的膽汁,你會怎樣想?就算你對它再怎么好,你的目的也是為了獲利。本身就是一個虐待的過程。”一位動物保護人士在獲知活熊取膽汁的過程后如是說。
本報記者 軒燕龍文并攝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