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倩):一個多月來,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陷入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當地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巨大影響,他們希望,加沙局勢能夠盡快尋找出解決之道,使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
記者進入加沙城內后發現,以往車來車往的大街顯得寬敞了許多。當地向導介紹說,由于缺少燃料,許多私家車都不再上路行駛,不少加油站也成為了擺設,店主百無聊賴地坐在門口。而街上最頻繁出現的車輛,是各種小型公共汽車。盡管公交系統仍然保持運行,但在一些公交車無法抵達的地方,人們還是深感交通不便。在愛資哈爾大學門口等待出租車回家的學生薩米爾·薩克爾就向記者抱怨說,“我家距離這里40公里,我已經等了兩個小時了,沒有出租車過來。如果還沒有車,我就會到我親戚那里去借住。”
交通問題,還不是加沙人所遇到的最嚴重問題,畢竟公共交通還是能為大多數人解決出行問題。在加沙,能源短缺帶來的最嚴重問題是供電不足。加沙電力系統一個月內已經關閉了三次。即便是在電力系統運行的日子里,加沙供電部門也只能保證每天分區域的六小時供電。入夜后,加沙城內的主干道上充斥著這樣“轟隆隆”的聲音,這是一些店鋪內小型發電機發出的聲音。沒有電,就意味著沒有燈,沒有電視,沒有網絡……許多咖啡廳長時間開放,就是以“供電”為噱頭招徠生意。在一家咖啡廳里,記者看到不少民眾聚集在這里抽水煙、看電視、聊天。這家店的店主說,停電以后,他的生意更好了。“消費人數上升了,收入也增加了,特別是在有電視轉播的比賽時。人們都走出家門到這里來看電視,享受有電的晚間生活。”
但并不是所有的店鋪都有如此好的生意,有許多店鋪還要為了用電而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一個出售校服的店主說,他每天銷售額不到250謝克爾(約合450元人民幣),但能源短缺導致燃料價格由1加侖30謝克爾飆升到70多謝克爾,他每天為小型發電機購買燃料,就要花費300多謝克爾(約合630元人民幣)。“這些發電機供電8個小時,要用5加侖燃料,花費300多謝克爾。停電影響了我們的經濟。今天我一共掙了250謝克爾,但是我為了用電就花費了近100美元。你看到了,我因為停電失去了很多。”
電力缺乏所帶來的麻煩還遠遠不只是經濟損失,不僅加沙民眾的生活水平仿佛一下回到了數十年前,而且,一些傷病人員還因電力缺乏而失去了生命。加沙愛資哈爾大學護理系的一名大學生向記者講述了她在醫院的見聞:因為電力不穩,儀器無法使用,致使不少病患不能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其中一個嬰兒的不幸尤其讓她印象深刻。“有個嬰兒因為停電而失去了生命。他是在ICU接受治療的,但是停電了5分鐘,醫院的發電機沒法在短時間內供電,這個孩子因此死了。他距離做手術只有四五天的時間了。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艾哈邁德·阿爾達巴是加沙的一位巴勒斯坦記者。自從加沙能源危機顯現出來后,他就見到許多因為電力和燃油不足而造成的災難。他說,很多人因為使用蠟燭而引發了火災,可救護車卻無法保證每次都趕到現場救援,同時,加沙人的用水也變得困難了。“我是不用蠟燭的,因為那是很危險的。很多人因為家里用蠟燭導致火災而喪命,甚至救火車都因為沒有燃料而無法到現場滅火。像一周以前,一輛救火車試圖前往失火的房屋救援,但卻因為沒有燃料而停在了半路上。另外,有時候我們因為沒有電,而導致無法用水。在加沙,我們一般都在房頂有蓄水的大桶,我們需要用電力將水抽到房頂上去。但沒有電,我們就沒法把水輸送到房頂的容器里,沒有電,就沒有水。”
自從2007年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控制加沙后,以色列就開始對加沙實施封鎖。加沙的能源供給只能通過以色列和埃及的口岸進入。對于為何會出現能源危機,加沙民眾的看法并不相同。有人認為,這是長期封鎖導致的;也有人則認為,這是埃及政局動蕩、安全局勢惡化后不能保證燃料定時供應造成的。
不過,加沙人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是,什么時候才能夠恢復供電。常年從事政治學研究的薩利姆·庫哈艾爾說,加沙必須與各方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這才是加沙問題的真正解決之道。“如果他們這三方或者四方沒有計劃簽署協議,我想,能源危機可能解決不了。我們需要一個協議來確定怎樣把能源運到加沙,是通過以色列還是直接從埃及通過拉法口岸運進來。”
其實,長期處于封鎖狀態的加沙,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只不過,能源危機是目前最為凸顯的問題。薩利姆·庫哈艾爾說,加沙政治軍事現狀得不到改變,加沙的問題還會一再重復出現。“我想,問題還會重復出現。我們總是遭受著這種挑戰。如果政策不改變,如果軍事形勢不改變,這些問題還會再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