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圖
PM2.5空氣地形圖顯示為“半橙半黃” 與前日相比空氣質量更差
廣州率先公布PM2.5監測結果,讓市民更全面地了解空氣質量情況;但不少市民表示,如果能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每日的PM2.5情況就更有指導意義了。對此,廣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楊柳昨日做客大洋網“民意圓桌會”時表示,PM2.5的預報完全可以做到,與天氣預報并軌發布涉及部門合作以及相關的技術支撐,但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實現的。
昨日下午部分時段,珠三角的PM2.5空氣地形圖顯示為“半橙半黃”,17個監測點近半都處于對“敏感人群不健康”的橙色區域,與前日相比空氣質量更差。
易感人群受影響較大
昨日下午6時,記者登錄廣東省環境保護公眾網的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狀況發布平臺看到,17個點中,7個AQI指數已經超過100,為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全部是PM2.5。廣州在珠三角網絡中的4個站點里,有兩個超標,分別是磨碟沙和花都的竹洞村。超標的7個監測點的數值分別是:江門臺山市端芬(AQI為124),江門東湖(105),江門鶴山的超級站(110),順德金桔咀(124),佛山禪城區的惠景城(130),廣州花都竹洞村(115),廣州磨碟沙(103),空氣質量等級顯示為“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顯示為PM2.5。
據悉,當AQI指數為100~150之間時,空氣質量等級為三級,這種輕度污染的空氣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是: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
從昨日14時~15時的珠三角最近24小時PM2.5發布地形圖上看,前日還是“一片黃色”,昨日已經變成了“半橙半黃”,橙色區域代表PM2.5在75~115微克/立方米之間,代表PM2.5已經超標,記者在圖上看到,橙色區域覆蓋了7個監測點,最高的依然是佛山的惠景城,為98微克/立方米。
昨日14時的市環保局PM2.5公布數據也顯示,番禺中學和花都師范的PM2.5實時日均濃度超標,分別為78和86。到了15時,番禺中學和花都師范的PM2.5實時日均濃度值為79和86,仍然顯示是輕度污染狀況。
廣州PM2.5公布方式:
未來或納入天氣預報
有網友提出香港的天氣預報有PM2.5一項,廣州是否也可能借鑒香港,將PM2.5納入電視、報紙或者手機的每日天氣預報中。對此,楊柳現場回應稱“非常有可能”。楊柳同時表示,PM2.5要納入天氣預報,除了國家技術規范,還需跨部門合作,并包括聯合媒體。“技術支撐上,需要一套專門軟件,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提供。”
談市民看不懂:
將增加健康指引
廣州公布PM2.5后,有市民抱怨數據只能“齋看”,根本看不懂。對此,楊柳表示,新的空氣質量標準,一是貼近民眾感受,二是提供健康指引,“首先要讓大家看得懂你說什么。”
楊柳表示,指引主要會借鑒AQI的六級標準,比如說,AQI在101~150之間,規范里面就提示:兒童、老年人、患有呼吸或者是心臟病患者,應該避免長時間在戶外進行激烈的體育鍛煉。萬一出現150以上數據,描述就有調整,即兒童、老年人、患有呼吸道和心臟病患者,應該避免戶外的鍛煉和激烈的運動,一般人應該減少戶外激烈的運動。
談廣州PM2.5超標:
空氣達標率或將下降三成
廣州去年PM2.5超標的天數只有22天,有市民對這個數值表示懷疑。對此,楊柳表示,廣州2011年PM2.5的年均值是超過了國家新標準限制,國家的標準是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標的是22天,但并不表示廣州去年按照新標準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只有22天。如果把所有因素考慮在內,按照新標準統計,廣州去年的達標率,10個國控點最低的達標率只有66.2%,最高也只有85.3%,這個跟我們現在按照舊標準的98%~99%有很明顯的差距,但同時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談監測選點:
三四十個監測點要增監測設備
大洋網首席評論員萬慶濤對廣州目前的10個監測點是否能準確反映城市空氣整體水平提出質疑,楊柳回應表示,10個國控點“基本代表總體水平”。除了這10個點之外,大概還有30~40個監測點,“但是這些點還沒增設PM2.5檢測設備,把30多個點全部武裝起來,可增加點位。”
談公布內幕:
原打算3個月后公布
國家空氣質量“新國標”在2月29日正式公布,珠三角和廣州、深圳一起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就正式發布了PM2.5的監測結果。楊柳在訪談中也透露了些“內幕”:在國家發布兩項新標準的時候有一個通知,其中一個概念,2012年珠三角要提前實施。怎么會在3月8日公布呢?3月5日的全省環保局局長會議上說,省環保廳準備公布粵港信息網17個檢測點的PM2.5的指數,包括AQI指數。其中有4個點在廣州,而且我們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也有數據,就請示環保廳,書面請示公布數據。而按原來的安排,我們還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記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