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奧運冠軍代表在宣傳板上貼上“小春苗”。
■新快報記者 羅仕 劉操 梁靜 通訊員 張炳雄 李思婷/文
■新快報記者 王小明/攝
由廣東新快報社和澳洲新快報社承辦的“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又有大動作,昨日,孫淑偉、陳小敏、楊景輝、勞麗詩代表10位奧運冠軍來到新快報社,受聘為“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環保大使,共同發出環保倡議,并在新快報門前花壇親手種下一棵奧運環保樹。
勞麗詩宣讀環保倡議書
此次“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計劃在今年分別穿越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澳大利亞沙漠群和全世界海拔最高的中國新疆庫木庫里沙漠,以此來紀念中澳建交40周年,同時警示世人關注荒漠化的嚴重危害。
為進一步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昨日上午,陳偉強、孫淑偉、陳小敏、楊景輝、勞麗詩、胡佳、楊維、張潔雯、孟關良、冼東妹等10名奧運冠軍欣然接受“中澳沙漠大穿越”大型環保探險組委會邀請,擔任“中澳沙漠大穿越”環保大使。
勞麗詩代表10名奧運冠軍宣讀了主題為“抵御荒漠侵蝕,保衛人類家園”的環保倡議書,她希望借助奧運冠軍的影響力,進一步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衛地球母親健康,讓人類減少遭受風沙侵害。
在新快報種下一棵火焰木
奧運冠軍們不只嘴上說,手腳也忙活。昨天,在受聘環保大使儀式結束后,四名到場奧運冠軍在新快報社總編輯陸扶民、新快報媒體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煒、常務副總經理黎宇宇的陪同下,移步新快報社樓下,身體力行在新快報門前親自栽種了來自澳洲的友誼使者——火焰木。
“這棵樹來自澳洲嗎?”奧運冠軍陳小敏好奇地問道。而一旁的工作人員打趣道:“它的媽媽來自澳洲!”記者了解到,這棵火焰木雖然不是移栽自澳洲,但其“祖先”來自澳洲,具有耐旱、耐酸、耐寒的特性,象征著中澳兩國友誼長存,并被命名為“奧運環保樹”。
廣東小美女勞麗詩在種樹后興奮地表示:“我們種下的既是一棵樹,也是我們10位奧運冠軍的一片愛護地球母親的情和義。從此之后的每年植樹節,我都要回來給這棵樹澆水、培土、施肥!”
報名人數已達1.3萬人
記者了解到,自從1月10日“中澳沙漠大穿越”向全球公開招募40名“穿越勇士”以來,全球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的報名者非常踴躍。
截至昨日,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已達1.3萬人。報名者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等地。他們中,有知名探險家、全球500強企業高管人士、留學生等,也不乏攀登過珠峰,深入過南、北極的探險專業人士。報名目前仍在火熱進行中,報名官網:http://zacy.xkb.com.cn,咨詢微博(新浪):http://weibo.com/zacy2012。
現場
紙上種樹綠意濃
繼活動啟動新聞發布會上,嘉賓用中澳兩國沙粒淹沒地球儀,警醒人們注意沙漠化之后,昨日活動現場再一次上演了一場精心設計的行為藝術——“紙上種樹”。
只見現場一個以世界地圖為背景的宣傳板上,各大洲之間不再是海洋,而是被茫茫的沙丘所取代,主辦方在地球上標出了撒哈拉、內蒙古阿拉善、民勤、羅布泊、甘肅瑪曲、北京、吉林琿春、澳大利亞內陸沙漠群、南美沙漠群等九處風沙侵蝕較嚴重的地區。四名奧運冠軍手持“小春苗”紙貼移步宣傳板前,將“小春苗”貼在紙板上九處標示處。
巧合的是,“主動請纓”參加澳洲沙漠穿越活動的陳小敏,“意外”將樹苗“種”在了此次活動兩國舉辦地——新疆羅布泊和澳洲內陸沙漠群。
“紙上種樹”后,宣傳板上的地圖頓時“滿圖春色遮不住”,綠意盎然,新快報媒體廣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黎宇宇表示,在第一次的“警醒”行為藝術之后,此次行為藝術開始轉向“建設”,希望用此來號召大家“為地球添綠”,共建和諧家園。
倡議
抵御荒漠侵蝕,保衛人類家園
在地球這顆美麗的星球上,人類憑著勤勞和智慧建造了一座座輝煌燦爛的歷史豐碑。然而,當每每陶醉于人類文明的輝煌成就時,人類的生存環境在全球氣候變暖、干旱、風沙、土地荒漠、疾病等等多種災害的肆虐、威脅下,顯得危如累卵!
作為一種嚴重的自然與人為災害,地球荒漠化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家園的頭號公敵。它令全球110多個國家、10億多人口遭受威脅,其中1.35億人面臨流離失所的危險。據統計,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20億美元。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寫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沙漠化正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相當于每年吞噬一個愛爾蘭或一個比利時加一個丹麥。”而大量的研究成果已表明,沙塵暴與土地荒漠化密切相關,全世界四大沙塵暴多發區無一不是荒漠化重災區!
荒漠吞噬良田,沙暴侵蝕家園,大自然正以無情的通牒,不斷地反侵害于人類家園!為此,在第三十屆奧運會即將在倫敦舉行之際,在“中澳沙漠大穿越”探險環保活動即將踏上征程之際,作為擁有國際體育領域最高榮譽的奧運冠軍群體,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澳大利亞友好交流協會、廣東新快報社、澳洲新快報社等單位一道,為保衛人類家園鼓與呼。在此,我們鄭重地向普天下人發出如下倡議:
一、地球本是一條村,天下蒼生都是一家人,東家狗吠西家受擾,東半球起風西半球遭殃,故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共同擔當起保護“地球家”的重任;
二、地球日益危機,家園飽受侵蝕。每個地球人都要真正重視地球荒漠化、全球氣候變暖等眾多嚴重危及人類家園安全的環保問題;
三、全世界各國、各級政府都必須重視節能減排,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四、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提倡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珍惜地球上一草一木,珍愛每一種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堅決支持、響應“取締針對瀕危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的號召;
五、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一個地球公民應有的良知,堅決履行保衛人類家園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提倡隨身帶手帕,盡量少用紙巾,不用一次性餐具;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購物時自備購物袋,選購綠色用品和綠色食品……
六、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與并呼吁更多人加入保衛地球、保衛家園,改善人們居住環境的公益宣傳工作。與此同時,我們呼請社會各界對一切造成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行為,要進行口誅筆伐,并給予嚴厲的制裁、法辦。
特此倡議。
倡議人:陳偉強 孫淑偉 陳小敏 楊景輝 勞麗詩 胡 佳 楊 維 張潔雯 孟關良 冼東妹
2012年3月22日
心聲
奧運冠軍談環保
陳小敏報名做“穿越勇士”
退役以后就參加了不少環保活動的陳小敏,對“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特別感興趣,她昨日主動向組委會提出要做“穿越勇士”,希望可以身體力行地參加這一項活動。
“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澳大利亞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地方,2000年我在悉尼奪得奧運冠軍,所以很希望回去重溫一下當年的感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澳雙方都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我)很希望能夠通過身體力行,鼓勵社會各界人士都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分兩個階段,先后穿越澳大利亞內陸沙漠群和中國新疆庫木庫里沙漠。陳小敏認為,與其他環保活動不同的是,這是一次跨國的公益活動,環保人士和運動愛好者都可以參與,參與面非常廣,很有意義。
盡管已經退役多年,但陳小敏依舊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很滿意:“我想我不需要經過特訓都可以穿越沙漠,我對自己的身體素質很有信心。”
由于此項活動要穿越沙漠,其間氣候與環境都跟日常生活大不相同,陳小敏建議各位有志參加的市民,必須要對個人體能進行合理評估后才報名。她還給了一個小貼士:想提高身體素質,可以適當慢跑。“不過每個人的耐受力不一樣,不一定非得要跑很長的距離,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鍛煉計劃。”
勞麗詩關注防治沙漠化
昨日,勞麗詩作為奧運冠軍代表宣讀環保倡議,談起這次“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這位嬌小的廣東美女表示,她非常渴望到沙漠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力量。
“看新聞都說現在荒漠化很嚴重,我很想親眼去看看真實的情況,為呼吁防治沙漠化做更多的事情。”勞麗詩一直是個環保人士,她提倡“多走幾步、少坐車”,既可以減肥又可以減少廢氣污染。她笑言,自己有駕照,卻幾乎不開車,就跟沒用一樣。
不過這次穿越沙漠跟一般環保運動不一樣,有豐富出國比賽經驗的勞麗詩給出了幾條溫馨“貼士”:“過去我們很多隊友都有過水土不服的情況,建議參加活動的選手要帶一些罐頭、即食面等易攜帶的食品。”勞麗詩認為:“必須要提前做好最困難的打算,不能說看到食物吃不慣、天氣很熱就打退堂鼓。”
因為目前在省跳水中心就職,勞麗詩擔心沒有假期參與穿越沙漠的行動,她呼吁有興趣的市民趕緊報名參與,不要浪費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
孫淑偉建議出門少開車
巴塞羅那奧運會已過去了整整20年,但中國奧運跳水史上第一枚男子金牌得主孫淑偉氣質依舊。離開奧運會賽場后,孫淑偉從事了跳水教練工作,昨日出現在新快報的他沉穩如師長。在采訪中,雖然話不多,但孫淑偉仍然表示了自己對沙漠大穿越活動及環保事業的支持。
“環保應該讓更多的人參加,地球才能更美好。”孫淑偉表示,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以環保為主題的想法非常不錯。自己也對參加新快報沙漠大穿越非常感興趣,“但因為我自己確實比較忙,很難抽出整段的時間,如果長途跋涉去澳洲的話感覺壓力很大”。不過,孫淑偉表示可以考慮參加穿越新疆沙漠的活動。
而在倡導環保方面,孫淑偉建議,每一個人都要以身作則:“拿我自己來講,每天少開車出門一點,就可以減少一些對環境的污染,也算是為環保盡一點微薄之力了。”
楊景輝希望少用紙手巾
昨日,出現在新快報的楊景輝與12年前站在悉尼奧運會金牌領獎臺上那個不善言詞、青澀低調的大男孩已判若兩人。如今28歲的楊景輝已是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團委老師,面對媒體,風趣幽默的他非常健談。
“我自己是非常想參加中澳沙漠大穿越活動的,因為這個活動的主題非常不錯。”楊景輝在詳細詢問沙漠穿越活動時間后表示,希望親臨沙漠大穿越活動,去看看沙漠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到時候能否最終有時間來參加活動,要看學校到時候能否給自己假期。”身為老師的楊景輝表示,受環保活動的啟發,他覺得如果能發動學校的學生參加綠色環保行活動,那會非常不錯,而他本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養成更多的環保意識。“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才能讓他們自己想出解決環境問題的辦法。”
“因為當年每天和水打交道,很少出汗,每天有一條大毛巾就可以了。但廣東的夏天天氣炎熱,經常出汗。考慮到節約用紙,我從來都用手帕擦汗,不用紙巾。”楊景輝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少用一點紙巾,這樣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
“中澳沙漠大穿越”環保大使
陳偉強:1958年6月生,廣東東莞市人。舉重世界紀錄創造者,1984年奪得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舉重男子60公斤級金牌。
孫淑偉:1976年1月生,廣東揭陽市人。1992年奪得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男子10米跳臺金牌。
陳小敏:1977年2月生,廣東鶴山市人。在中國舉重界,陳小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曾先后獲得9枚世錦賽金牌,11次打破世界紀錄,她還是奧運會第一批女子舉重冠軍。2000年奪得悉尼第27屆奧運會舉重女子63公斤級金牌。
楊景輝:1983年5月生,廣東廣州市人。2004年與田亮聯手奪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男子雙人10米跳臺金牌。
勞麗詩:1987年12月生,廣東湛江市人。2004年奪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銀牌,并和李婷一起奪得女子雙人10米跳臺金牌。
胡佳:1983年1月生,湖北武漢市人。2004年奪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男子10米高臺跳水金牌。
楊維:1979年1月生,籍貫廣東,出生于湖北武漢市。2004年與張潔雯奪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羽毛球女雙項目金牌。
張潔雯:1981年1月生,廣東廣州市人。2004年與楊維奪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羽毛球女雙項目金牌。
孟關良:1977年1月生,浙江紹興市人。2004年,孟關良與楊文軍贏得雅典第28屆奧運會皮劃艇男子C2-500米項目金牌,并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衛冕。
冼東妹:1975年9月生,廣東四會市人。在2004雅典第28屆奧運會上,贏得女子52公斤級的柔道金牌。在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中,成功衛冕柔道金牌。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