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昨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會上發言。南都記者劉軍攝
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技術人員是非常希望將真實的數據發布出去的,但某些局長考慮的問題會更多,面對的壓力比技術人員更大,所以可能會做一些技術處理。
我們今后不能再這樣,拜托,拜托,拜托各位,真的拜托了。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
南都訊 記者劉軍“拜托,拜托,拜托各位了,真的拜托了。”“你們要視真實為數據的生命。要成為數據真實的追求者和捍衛者。”昨天,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對全國環保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全國各地環境監測站負責人“拜托”了再“拜托”。
吳曉青表示,今年環保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為標準的監測工作。全國31個省會城市以及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實施新標準,明年1月1日開始報數據。
吳曉青說,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為明年的公布數據做準備,而明年工作的重點將是抓數據的質量。“我們的數據一定要真實、可靠、還要有時效。”在保證數據真實性的方面,吳曉青一而再再而三強調。(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他說,包括珠三角城市在內的地區,率先發布PM 2.5數據后,有公眾對數據提出了質疑,說明環保部門的數據缺乏公信力。“你們一定要成為真實客觀數據的追求者和捍衛者。如果發布的數據不真實,將會使數據失去公信力”,“萬一發生環境突發事件,也必須要有真實可靠的數據作為支撐”。
吳曉青說,他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技術人員是非常希望將真實的數據發布出去的,但某些局長考慮的問題會更多,面對的壓力比技術人員更大,所以可能會做一些技術處理。“我們今后不能再這樣,北京每天公布二氧化硫和P M2 .5的數據,這又有什么呢?拜托,拜托,拜托各位,真的拜托了。”吳曉青提高聲調說道。
最后,吳曉青談到加強環境監測執法時稱:“還要強調一下,要加強明年環境監測工作大檢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結果客觀中立。”吳曉青表示,要像監測水質一樣,實現監測數據實時上傳,實現監測和發布無縫對接。
現場(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鐘流舉:
測PM2.5的儀器也會“水土不服”
南都訊 記者 劉軍 石靜瑩 昨天下午,應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的要求,各省環保廳負責人以及全國各地環境監測站負責人到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實地參觀和學習廣東的數據監測和發布。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廣東省大氣環境首席專家鐘流舉表示,由于測PM 2.5的儀器設備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在儀器和方法比對過程中部分儀器出現了“水土不服”。
未來數據審核會更嚴格
鐘流舉表示,實時公布數據確實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實時傳輸的數據也不可能不出問題,在此前廣東發布數據的過程中,就曾經出現陰天從化天湖臭氧嚴重超標的情況,根據科學原理,那種條件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后經查實,發現是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致。這種數據必須要攔截住,并且查明原因,否則公布出去了就會對公眾造成誤導。
鐘流舉透露,在數據形成和發布之前,質量的管理非常重要。儀器測到的數據都是沒有經過審核的,未來的數據要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具有法律效力時,還必須通過人工進行審核。“到時候我們還會通過技術手段,讓每一個處理數據的環節都會留下記錄。如果確實是儀器問題導致數據不能公布,那么就要說明理由,如果你說數據太高了不能公布,那么這個理由就不能成立,到時候系統一查就可以查到是誰處理的。”
鐘流舉說,廣東的數據有專門的質量管理團隊和質量控制團隊,前者是要求嚴格按照規范操作,最大程度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而后者是審核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這兩個團隊是分開的,不能讓他們既當運動員又做裁判員。”
部分儀器水土不服
由于P M2 .5的監測剛剛開始,采用的儀器設備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因此國家環境監測總站讓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濟南對儀器和監測方法進行比對,選出最適合該地區的方法和儀器。
鐘流舉透露,目前第一階段的數據已經出來并上報給了國家環境監測總站。鐘流舉說,在儀器和方法比對過程中,部分儀器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即在北方工作得好好的,在廣州卻老是出問題,有時候出現P M2 .5的數值是負數。這可能是南方濕度比北方大的原因,因此今后環境監測總站會出臺指導意見,全國各地的監測站要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儀器設備。
據了解,美國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一開始美國在全國建立了1100多個監測站,但是最終有效的站點只有600多個,就是有些儀器設備不達標。吳曉青要求,全國所有的儀器設備必須加裝校正裝置,不能讓儀器監測出來的數據失真。
自3月8日來,珠三角17個站點率先公布PM 2.5已經滿月。廣東省環保廳表示,今年6月5日,珠三角公布PM 2.5等新指標的監測站點將增至60個。省環保廳還準備通過移動終端、微博、郵件訂閱等多種渠道發布PM 2.5等環境信息。(來源: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