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 5月23日消息(記者 丁華艷)據經濟之聲報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23日下午召開的“2012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表示,為了控制能源消費和提高能效,我國正在進行能耗總量和能源強度雙控制的措施。此外,我國還將加快發展光伏、風電等分布式能源;推動煤炭生產方式的變革,大力發展井下充填開采和煤炭氣化。
我國實施能耗總量和能源強度雙控制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說,中國能源彈性系數從“十五”的0.6以上,下降到了“十一五”0.5左右。“十一五”期間,電力行業累計節約標準煤3億噸。但是目前能源消耗方面仍然存在“能源效率總體偏低,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不夠”的問題。
據介紹,國內的生產總值占世界總產值的8.6%,但是能耗卻占到全世界能耗的19.3%,中國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工業領域只創造了47%的經濟總量,卻消耗了75%的能源,其中能源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四大高耗能行業,消耗了工業用能的47%。
此外,在能源形式上,目前電能的消費只占到我國終端用能的19%,分析認為,電能占比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源強度可以降低6個百分點。
吳吟說,為了控制能源消費和提高能效,我國正在進行能耗總量和能源強度雙控制的措施。此外,我國還將加快發展光伏、風電等分布式能源;推動煤炭生產方式的變革,大力發展井下充填開采和煤炭氣化。
節能實施財政補貼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能處處長陸新明介紹,為了推進節能減排,我國在節能項目、產品、技術、重點用能單位、合同能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財稅政策。
在中央預算內,實施節能項目的財政獎勵政策。企業進行節能改造,每噸標準煤財政給予240-320元的補貼。對于節能項目投資,財政給予8-12%的資金補貼。
此前,我國政府拿出257億元財政補貼,用于節能產品的推廣,例如節能電器、節能燈等。不久前,新政策已經公布,財政將再拿出265億元,用于推廣節能電器,例如節能空調、冰箱、熱水器等。
在節能技術方面,國家發改委每年發布國家重點推廣節能技術的目錄,對列入目錄的節能技術采取產業化扶持政策,補貼15%的項目投資;進行規模化生產的節能技術,可以享受產業基地的扶持政策。此外,相關部門正在探索,對進入“萬家企業節能”項目的企業,開展節能量和碳排放的交易,利用市場化的手段推進企業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