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李曉萍):以敢言、樂意與媒體溝通著稱的北京市環保局原新聞發言人杜少中27日在北京發布了新書《微薄之力在微博》,講述其一年多來“織圍脖”的心路歷程。
這本用時兩個月完成的書籍集合了杜少中的心得,他對人生、社會、自然的認知和自身的學識修養讓超過百萬的網民成為他的粉絲,雖然其中不乏批評者。
杜少中在發布會上對眾多人士表示感謝,包括他的110萬名粉絲。他坦陳,開政務微博真是“鴨梨山大”(壓力巨大),不是開著玩的,它得說,說的靠譜;它得適應,語態、心態都得變化;它要用好,因為這是常設的發布廳、雙向的發布會,更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工具。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惠女士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對這位北京市第一批的新聞發言人表達了感謝,她稱杜少中是永遠的新聞發言人,樹立了好榜樣,也是讓北京市的新聞發布從網下到網上的先驅。“新聞發言人作為權威信息的擁有者,需要把信息告訴那些應該知道的受眾,他真實、敢于面對公眾,不回避、不沉默。”
杜少中的網名“巴松狼王”就像他的性格,直率、坦誠,迄今他發布的微博種類繁雜,有日常工作的“匯報”,有對公眾質疑的回應,也有對多數人默認的偏見或者錯誤知識的糾正和批駁。在杜少中看來,大家都是有一番故事的人,自己開微薄只是符合了網絡發展的要求、傳統新聞發布的需要和環保公眾參與的需要。他曾說,“官員”不能面對公眾,要“官員”干什么?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凡是能公開的都是應該公開的,凡是你做的,都是能夠公開的,公開有利于任何問題的解決。但他擔憂的是,目前網絡環境和生態環境一樣,都要解決不平衡的問題。
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主任嚴力強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說,網絡是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應該有各種觀點、信息的平衡,以便讓公眾得出正確判斷。顯然,在充斥著不實信息、刻意宣泄某種情緒的網絡生態環境下,類似杜少中這樣立志傳播真實信息、又坦誠負責的“正微博”代表是廣大網民樂見的。
在本書的策劃者之一、清華大學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所所長董關鵬看來,微博的力量已經不再微薄。據統計,目前中國5億網民中約有3億微博用戶,各種政務微博數量超過2萬個,且還有增加之勢。“只有善用微博,新聞發言人才能進入一個全面互動、信息共享和及時傳播的新聞發布3.0時代,”董關鵬如此鼓勵新聞發言人、政府官員們要在網絡時代“長袖善舞”。
據稱,杜少中還在醞釀另一本書,內容是他從事新聞發言人8年間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