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時報記者 向星權
昨天,昆明市環保局發布《2011年昆明市環境狀況公報》對外宣布,將在今年10月底以前完成7個空氣國控監測點位6項監測指標(包括PM2.5)儀器設備的安裝,并開展試運行,12月底前對外發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
主城區設7個國控監測點位
PM2.5的中文名叫細顆粒物,是對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和液滴的總稱。因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在新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之前,昆明市環境空氣質量主要是根據國家原來的監測標準,主要選定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個指標納入監測。”昆明市環保局監測處處長劉川表示,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后昆明也將和其他城市一樣,按要求執行新標準,PM2.5監測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開展。
來自昆明市環保局的消息,經過初步研究分析得出結果:昆明市主城PM2.5的主要來源是城市揚塵、汽車尾氣、生活能源消耗、工業排放、燃煤、燃油鍋爐、餐飲業油煙、加油站(儲油庫)油氣揮發等。
劉川說,昆明市主城區共有空氣國控監測點位7個,分別為:金鼎山、東風東路、碧雞廣場、關上、龍泉鎮、呈貢新區和西山森林公園(清潔對照點),均為自動監測站。按要求,7個監測點均配備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個基礎項目分析儀,東風東路作為國家溫室氣體試點站增配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溫室氣體分析儀;龍泉鎮、呈貢新區點位增配了一氧化碳、臭氧分析儀。
兩監測點月底開始監測PM2.5
根據環保部要求,今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等項目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作為第一批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省會城市,昆明在去年年底就決定先期啟動兩國控站點PM2.5監測儀器的采購工作,盡快完成兩個試點監測點位——東風東路、龍泉鎮站房建設、儀器安裝,將兩個試點監測點位建設為“標準站”,為后續建站積累經驗。昆明市環保局監測處處長劉川說,通過努力,昆明市自籌資金68萬元,于今年3月7日完成了這兩套儀器的招投標工作,目前監測儀器已運至昆明,工作人員正在抓緊時間對監測站房進行改造,預計6月底,這兩站點就可以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監測數據的對比工作,開始對PM2.5進行監測。
去年空氣優級天數達117天
在長達10多年的PM10監測中,昆明的空氣質量穩步提升,優質空氣天數不斷增加。當PM2.5納入新國標后,昆明的空氣質量是否還會100%優良呢?
劉川稱,昆明屬于北緯西部季風氣候,春秋季節風速較快,會加快污染物擴散。另一方面,昆明目前對污染源的控制也在不斷加強中,工業污染源等逐步撤出主城區外,城市綠化面積也在擴大。“從污染成因和擴散條件來看,即使開展了PM2.5監測,昆明也會是全國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城市之一。”劉川說。
目前,昆明空氣質量是內陸省會城市中最好的。2011年空氣優級天數達117天,2011年主城區空氣質量日均達標率均為100%。今年,截至3月8日,昆明共監測68天,其中,優級天數21天,良好天數47天,空氣質量達標率100%。優級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