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動的核心動力是什么?推動公益行動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是什么?之前一直從事科研活動,認為追求真理是核心動力,今天在貓兒山找到另一個答案——感情。低薪并未讓他們止步,外界的誘惑也沒有讓他們心動,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恰恰是我們公益行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研究經濟學有一個基本假是理性人假設,即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但今天的觀察似乎在一個層面上推翻了這一假設,公益活動中這一假設是不成立的,宗教、信仰、感情,這些假設同樣是進行經濟研究的前提假設,比之理性人假設,這種發自內心的信仰更具有持續性。
“你認為引起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個人認為是因為空調吧”。這是今天與護林員交談時獲取的一個答案,對于這個答案,我認為很對,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程度并不高,這個問題,與宣傳不到位有密切關系,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我們的責任。
“貓兒山近年來降水量是否有顯著變化”“基本沒有”,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緩慢的變化過程,短期內很難看出顯著的對比,但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相反要加強相關的監測活動。
如何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難問題,幾乎全國都存在這個問題,中午在高寨采訪中也提到了這一問題。事實上,環保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關鍵在于思路的轉變,不砍樹,搞生態旅游,思路變了,矛盾得以化解。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環保產業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型產業之首,環保與經濟發展的核心矛盾是利益沖突,找到這個矛盾點,也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也就找到了解決之道。
???? 5月28日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