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最新印發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成為昨夜今晨市場關注的熱點。《規劃》明確了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七個方面的措施。那么,這次《"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具體怎樣的戰略意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景春梅對此作出解析。
景春梅:節能環保產業是我國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落實“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有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整個規劃。
從國際上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使我國在新一輪經濟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而從國內看,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也必須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規劃》的頒布實施將大大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我國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無論在當前還是長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提出,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從目前來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后哪些產業將從中受益?
景春梅:“十一五”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建設兩型社會,節能環保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10年節能環保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800萬人,產業領域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
但是總體上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結構不合理,市場不規范,政策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與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2%左右,預計會帶動上萬億元的投資,在這個過程中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規劃明確了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環保等重點扶持的產業領域,提出了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等八大重點工程,未來五年與這些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相關的企業都將從中受益。
景春梅,內蒙古阿拉善人。1999年-2006年,從教于北方民族大學;2003-2006年,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碩士;2006-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
歡迎發表評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