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出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8年產銷目標500萬輛。明確目標,迎接新能源汽車新時代。
中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再次加速。中國政府網昨天下午正式發布《2012—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這次規劃中所說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規劃提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2020年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500萬輛以上。
此外,《201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也在昨天發布。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應進一步加快發展。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將更加突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從我國節能減排還是汽車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來說,我們都必須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緊跟潮流,不容錯過。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汽車報社社長李慶文對此作出評論。
對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該走怎樣的技術路線,這次規劃給出了明確的方向: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這個發展路線是不是最符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情況?
李慶文:關于這兩個技術路線有爭論,一個方面強調純電動,另一方面強調混合動力。這次做了一個綜合,把兩個技術放到一起,兩個方面都強調。人們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怎么看也有一定的分歧,我個人認為技術路線問題也有待實踐檢驗。
現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爭論或大家對純電動還有一些猶豫,在于我們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在技術上還有很多沒有實現突破,也就是說我們的技術難關還沒有完全邁過去,很多技術難點還沒有得到解決。
我個人認為,未來不光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包括世界各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恐怕都要沿著這個既定路線前進。我們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的就是要使汽車電動化,使能源問題特別石油問題得到解決。
其他觀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未來十年將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要以電動汽車為產業化的重點,并重視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過渡技術的發展。下一步應該通過共同投入來實現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建立分工協作體系、激勵創新、完善合作產業、形成協調多元化市場,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加快發展。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新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謝子聰認為,《規劃》的目標是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50萬輛,這對企業是好事也是挑戰。一方面,50萬輛的銷售目標相當于1800億的銷售額,這可讓一些參與企業扭虧為盈。另一方面,3年50萬輛相當于平均每年15萬輛,這對目前的規模來說是巨大挑戰。要完成50萬輛的銷售目標,重中之重是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因為基礎設施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因素,應該應鼓勵民營等其他資本參與進來。
對于政策支持,中國汽車協會助理秘書長葉盛基建議,《規劃》推動實施需要財政支持,《規劃》的落實需要各工程項目的支撐,通過產業創新工程的實施來落實,做好示范運行推廣,打好產業化基礎,推動汽車強國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