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成都日報記者 黃穎 )突出生態綠地和環保工程先行,是省委、省政府對天府新區建設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繼專題研究天府新區生態綠地工程建設工作后,昨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又就市新建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強調,相關部門和區縣要緊咬時間節點,努力克服困難,加快推動重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為天府新區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市新建污水處理廠位于現有一、二污水處理廠下游,于去年年底天府新區全面啟動后開工建設,工程內容包括廠外提升泵站、中水泵站、污水處理廠、污水進水總管及廠外配套工程,總污水處理能力為100萬噸/日,其中一期工程為70萬噸/日,廠外提升泵站規模為100萬噸/日,中水泵站規模為50萬噸/日。由于采用了更新工藝,該廠處理后的污水排放標準可達一級A標。
走進建設現場,葛紅林在實地察看工程進展情況后,又立即在現場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并和隨行的相關部門及區縣負責人一道,就工程下一階段推進中急需協調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市興蓉集團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新建污水處理廠正按照預定計劃加快推進,作為目前國內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工程建成投用后,將大大提升我市污水處理能力。
葛紅林對工程進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市新建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為營造天府新區生態環境提供有力保障,作用十分關鍵。大家前期付出巨大努力,加快推動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希望繼續發揚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按照既定目標,科學安排,迎難而上,千方百計地加快推動工程建設,確保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同時,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創造條件,加快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力爭形成更大的污水處理能力。
會上,葛紅林還和市興蓉集團就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工作進行了研究,要求加快工程建設,確保年底實現主體完工。
調研中,葛紅林還察看了市第一城市污水污泥處理廠建設情況,該廠建成后污泥處理能力可達400噸/日,達到歐盟2000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