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凱 攝影 陳藝豐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標準,面對全球經濟遭遇衰退風險,重慶民企長江造型公司憑借不斷創新,通過參與制訂國家標準,搶占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再生覆膜砂。
參與起草再生覆膜砂國家標準
覆膜砂,一種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是所有工業鑄造環節都需要的輔助材料。每年我國鑄造廢砂排放量達5000萬~6000萬噸,而其中的酚、醛、苯等有機物和微量重金屬元素等有害物質含量日益增加,帶來極大的環境壓力。
能不能讓廢砂變廢為寶,生產再生覆膜砂?這樣不僅節約資源,又減少重金屬、有機物帶來的污染。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背景下,近期我國再生覆膜砂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出人意料的是,參與這項標準起草的,是一家來自重慶的民營材料企業——長江造型。
作為最早發跡于北碚,經集體企業改制的民營企業,重慶長江造型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覆膜砂與再生覆膜砂生產企業,在全國有10余個生產點,年產覆膜砂超過70萬噸,僅重慶地區每年就能生產再生覆膜砂20萬噸,這也就意味著重慶工業鑄造領域每年產生的40萬噸廢砂,長江造型“消化”了一半,長江造型一年的產值突破了8億元。
正因為掌握了再生覆膜砂這一核心技術,長江造型正成為國內眾多工業企業產業升級轉型時不可或缺的“座上賓”,從云南鋁業到東風汽車,從太原重工到鞍鋼,都向長江造型伸出“橄欖枝”,邀請其共破環境難題。
明年沖刺創業板上市
正因為掌握了核心技術,長江造型成為國內眾多鑄造企業的“香餑餑”。在公司副總經理曹科富眼中,這家工業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真正的發展之路才剛剛起步。
據介紹,目前國內真正消化的廢砂僅50多萬噸,不到每年5000萬~6000萬噸廢砂產出量的1%,而歐盟目前的要求是廢砂必須全部循環再使用。隨著國家環保要求越來越嚴,以及經濟發展給環境造成的壓力日趨嚴重,再生覆膜砂的大面積推廣指日可待,而掌握核心技術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長江造型,無疑已經占得先機。
以生產環保性為例,目前國外的標準是生產1噸砂,使用22方天然氣,而長江造型生產1噸砂,只需要耗費12方天然氣,整個過程幾乎都是零排放。據曹科富介紹,到2013年,長江造型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再降耗減排20%,同時使鑄造廢砂再生利用率達到99.7%,真正實現鑄造業清潔生產和零排放。
國內的龍頭鑄造企業以及資本市場都看好長江造型。目前該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業已完成,國內知名風投已經進入該公司,籌劃上市的工作已經啟動,有望在明年正式登陸創業板。
掘金海外新能源市場
嘗到技術甜頭的長江造型,并未因為再生覆膜砂巨大的市場前景,而放緩創新的腳步。據市經信委透露,該企業目前自主研發的石油開采用重砂相關技術已經取得突破,目前正在做最后論證,有望在年內實現量產。
除了在國內實現量產外,目前長江造型已經瞄準了巨大的海外能源市場。“目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重啟了美國的能源戰略,恢復了石油開采,這也給專業砂生產企業帶來了商機。”曹科富表示,根據公司規劃,一旦時機成熟,長江造型將進軍海外市場,利用國內研發成熟的技術,在美國投資建廠,進軍美國的石油開采砂材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