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施:
以人為本改善人居環境
機動車尾氣排放對于空氣污染的影響很大治理灰霾和pm2.5等污染問題必須抓緊機動車污染的治理。
廣州市環保局羅思源局長告訴筆者,為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廣州市出臺了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并將強化黃標車的管理規定納入試行辦法。根據規定,個人名下持有有效黃色環保標志的中小客車報廢或轉出廣州市,在不改變車輛所有人和使用性質的條件下,不僅可以直接取得一次購車指標,新購車輛再次報廢、轉出的,還可直接取得一次新購車指標,無需參加搖號或競拍。該項優惠政策,旨在鼓勵車主提前淘汰黃標車。
羅思源透露,“今年還將建設黃標車‘沖禁令’自動識別抓拍系統,利用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大黃標車限行監管執法力度?!蓖瑫r,采取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工作,推廣使用粵Ⅳ標準車用燃油等措施,推進機動車氮氧化物總量減排。環保部核查核算結果表明,2011年,廣州市成為全國繼北京、上海之后成功實現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的少數城市之一,也是全省率先實現減排的城市。
2012年,廣州市將繼續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強化火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的升級改造與運行管理,加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力度。大力調整能源結構,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新理念:
打一場污染防治的“人民戰爭”
羅思源說,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共同為環保工作出謀劃策。
為此,廣州市環保部門在《廣州市2012-2016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制定過程中,向近40個責任單位兩次書面征求了對《工作方案》的意見,以6場專題會議形式面對面聽取了各區(縣級市)環保部門、市各職能部門、各電力企業、各重點工業企業、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和珠三角城市環保部門的意見。接下來,還將邀請國內空氣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治理、城市規劃、能源結構、環境經濟等領域的知名專家,為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建言獻策。
同時,開展了“治理PM2.5,請你出一招”、“治理PM2.5政府在行動”的宣傳和數十場PM2.5監測車進學校、社區的系列活動,征詢公眾對治理PM2.5的意見和建議。
在推進環境治理的過程中,廣州環保部門鼓勵廣大市民積極舉報環境污染行為,2006年以來根據群眾主動提供的近10萬條舉報線索,嚴肅查處各種污染行為,不斷解決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
新體會:
以人為本推動城市科學發展
羅思源介紹,后亞運時期,在取消亞運期間的機動車限行、企業限排、工地停工等臨時措施,而經濟持續增長、機動車快速增加的同時,空氣、水等環境質量不僅沒有下降,且呈進一步改善的趨勢。據此,環保部門認真總結出八個方面的體會:
?。ㄒ唬└邔又匾暟l揮了決定性作用。環境污染來源于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必須建立健全高規格、跨部門、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才能形成綜合整治的合力。在空氣、水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廣州建立了高規格組織領導體系,對實現廣州的環境治理目標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萬慶良,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出席迎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工作會議、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世界環境日活動,對全市環保工作全面動員、部署,這為今后的環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增強了動力。
?。ǘ┤嗣袢罕娛谴龠M環境保護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是環保事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全市6000余家企業積極開展污染整治,1200家企業積極參與“千家企業清潔生產”行動;全市累計創建各類綠色學校809所、綠色社區259個,生態示范村(鎮、園)68個。
?。ㄈ┊a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城市布局。廣州第二批72家和第三批42家環保“退二”企業中,已停止排污的分別有46家和8家。同時,2015年底前第三批95家影響環保類和?;贰巴硕逼髽I以及17家北部擴大區域“退二”企業將完成停產、關閉和搬遷工作,實現內環路內基本沒有工業企業的歷史大遷徙。
?。ㄋ模┞摲缆摽厥怯行Х乐挝廴镜谋赜芍?。積極推進廣佛肇經濟圈一體化環保合作,會同周邊城市開展空氣和水環境治理。日前,花都區、清遠市清城區兩區對廣清交界區域含鎳廢水塘組織聯合執法。目前正草擬兩地聯合執法框架協議,以形成區域聯防聯治的長效工作機制。
(五)必須有最嚴格的執法監管。今年,區、縣環保執法隊伍新增90個編制,環境監控和污染防治能力穩步提升。上半年,環保部門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320宗,作出行政處罰案件1191宗,責令“雙?!逼髽I(項目)628家(個),罰款總額達2433余萬元。羅思源還透漏,廣州正在探索根據不同季節污染物排放情況,對某一類重點排污企業采取重點執法的課題研究。穗環宣 專稿
鞏固環保模范城市成果探索環保工作新路子
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
鞏固環保模范城市成果探索環保工作新路子
廣州環保助推新型城市化發展
環保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當前,廣州環保工作正以新型城市化化發展為統領,本著建設生態文明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第一要義的目標,不斷提升創模成果,“綠色、生態、宜居”的城市特色得到進一步彰顯,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1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合計為360天,比2010年同期增加3天,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98.63%,比上年增加0.82個百分點;在成功摘掉戴了十多年的“重酸雨區”帽子的基礎上,酸雨頻率下降8.7%;灰霾日數34天,比上年減少63天。今年1~7月,廣州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07天。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7.6%、6.0%和7.3%,主要污染物濃度保持減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