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9日,中國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環保獨幕劇《同舟共濟新解》登上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講臺。精彩的表演打動了臺下一張張黃頭發、藍眼睛的面孔,也為隨后中美兩國青年環保交流開了個好頭。
受美國環保協會的邀請,從8月16日開始,環境保護部宣教中心組織中國青年環境使者代表團赴美國開展為期8天的交流活動。在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內舉行的中美青年環境論壇,是本次訪問交流的第三站。
經過此前在美國企業交流活動中的表演后,當天由4名青年環境使者組成的表演小團體演技愈發成熟,配合更趨默契。標準的發音,準確的語法,到位的動作結合上投入的表情,濃縮在短短八分鐘的表演里,將全球攜手,共同應對世界環境危機的深刻含義簡潔地展現在美國主流環境學者與學子面前。演出結束時,中國青年環境使者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保護地球環境,全人類責無旁貸。是時候讓我們大家擱置爭議,攜手向前了。”在現場觀看演出的一名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感慨地說。
“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既然是擺在全人類面前共同的難關,無人可以置身事外,那么僅僅依靠幾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參與和倡導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需要全人類的努力。這其中不免涉及到了先發國家和后發國家從利益劃分到責任承擔的重新界定。我們就是想借這出小話劇,提醒美國朋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一事上攜手合作的重要性。氣候問題不應該成為發達國家設立準則,向發展中國家推銷先進環保技術,榨取發展中國家血汗錢的接口,而應該是全球合作,共度難關的經典范例。”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表示。
表演結束后,中國青年環境友好使者還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就環境保護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分成多個小組就感興趣的話題聊的很是投入。來自中國礦業大學二年級的李柏熹同學,作為學校“綠緣”環保協會的會長,向哥倫比亞大學的同齡人詳細介紹了社團5年來堅持推廣“綠色書架”活動,通過回收畢業生的舊書,并免費提供給新生,成功回收舊書10萬冊。
當他說到通過有效減少紙張用量的方式,實際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80噸時,不少參與討論的美國大學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哥倫比亞大學的交流結束后,中國青年環境使者將繼續前往本次訪問的下一站西雅圖,在那里青年環境使者將出席在華盛頓大學舉行的中美青年環保交流會,還將深入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體驗戶外環境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