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段思午)昨日,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景觀設計方案國際競賽發布會召開。評審委員會將在參與競賽的4個設計方案中擇優選擇2個進入下一輪,最終確定勝出者完成深化設計工作。
此次設計競賽中,低碳環保、節能降耗、重視人性空間和實際維護發展的可持續性成為設計的重要原則。
11月完成概念方案設計
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以下簡稱“國際商務區”)位于南城街道,規劃總面積約2.14平方公里,南至環城西路(五環路),西至宏圖路,東至東莞大道,北至三元路(四環路)。它是東莞中央“三區”(中央商務區、中央商圈、中央生態休閑區)中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功能部分,力求建成東莞市產業升級引領區、城市形象展示區、高級人才集聚區和成熟商務區示范區。
此次設計競賽包括對整個南城國際商務區除項目建筑基底面積、相關設施所占面積以外的范圍進行景觀方案設計。7月26日至8月7日報名期間,共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45家設計單位報名參賽。經過現場考察和專家評審,鏗曉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荷蘭NITA設計集團、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牽頭單位)+LSG景觀設計公司,法國ama建筑設計事務所4家設計單位正式入選。此次競賽設計期限約兩個月,11月初完成概念方案設計,再確定中標單位,屆時中標單位再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深化設計。
重視人性空間塑造
昨日發布的競賽設計要求中提出,景觀方案要具備創新性、延續性、人本主義、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原則。
所謂創新性是指從方案設計理念、設計手法到使用材料的選擇等多方面考慮實踐低碳環保、節能、減少產生污染的材料及廢棄材料的利用、噴灌節水降耗等,實現智慧型國際商務區理念。
人本主義則要求重視人性空間的塑造,營造舒適的國際商務區景觀。通過科學分析不同的使用人群在國際商務區中可能產生的行為活動、心理需求和對場地的使用頻率等,立足于人的切身體驗,運用宜人的空間尺度,合理布局,精心進行景觀方案設計,打造人性化商務區景觀。
在實用性上要順應場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氣候特點,用最少的投入勞動和能量消耗來構筑美觀的、富有藝術性的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景觀空間,營造出實用、經濟、美觀的景觀空間。
要融入東莞文化內涵
方案設計要求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將“生態景觀”概念引入東莞市南城國際商務區的景觀設計。設計要充分利用場地的地形地貌,注重林地、綠地和水體功能的整合,形成自然與人工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景觀,與周邊的黃旗山、同沙水庫、水濂山等景區互相呼應。
公共開放空間的全面詳細設計是方案設計的重點,包括三條特色軸線:藍脈—人文生態軸、綠軸—中央景觀軸、金帶—商務休閑軸,三個主題廣場:金融廣場、商業廣場、科貿廣場等公共開放空間。同時對于花壇、行人座椅、標示、垃圾桶等家具小品和變電站等市政公共設施等要進行創意設計,塑造多樣的公共空間形態特征,建構不同的空間感受與體驗,有效地吸引大眾的參與、互動、體驗,產生集聚效應。
設計還應當將東莞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鄉土元素,轉化為現代景觀設計語言,延續東莞的地方情感,最大限度地把東莞城市的特色表現出來。
聲音
荷蘭NITA設計集團董事、副總裁方盛
南城國際商務區2.14平方公里的園區景觀設計不僅僅是考慮辦公樓、街區,更應當考慮人和城市的關系,考慮這個園區將為人們帶來什么。NITA在2010上海世博公園國際設計競賽獲得第一名,我們會將世博會的綠色低碳技術帶入國際商務區。
奧脈建筑規劃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李國
公共空間設計是競賽的最大挑戰。在設計時既要考慮地面行人的感受,也要考慮周邊高層建筑上人群的視覺感受。地上步行系統可能成為設計的重點,比如國際商務區二層連成一體的步行平臺,這也是未來類似園區設計的一個趨勢。另外東莞地處亞熱帶,露天場所降溫也是設計考慮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