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韻池清 風光無限——神池縣全力創建省級模范環保城
地處管涔山脈的西北麓,在古代被稱為兵家之爭要塞之地的神池,群山座座,群峰疊翠,風光絢麗,這里不僅大自然賦予其秀美山川,而且在短短的幾年的時光中,神池人民緊抓環保,為創建省環境保護模范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創模”就是推動和發展生產力
神池礦產資源嚴重匱乏、工業貧弱、財政窮困,要實現“五年總量翻番”和“到2020年人民群眾生活基本達小康”的目標,必須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在不斷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縣委、縣政府深刻認識到,只有保護好環境才能實現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也才有可能快速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具體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
去年以來,神池縣委、縣政府按照創建省級模范環保縣城的目標,結合神池實際,把創建山西省環境保護模范城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并把今年確定為 “創模”攻堅年、 “大干城建年”,從解決產業結構和布局缺陷、城市發展空間受限、環境基礎設施欠賬、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等問題入手,把 “創模”工作融入到產業布局優化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層面,融入到改造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層面,融入到 “五年總量翻番”和“到2020年人民群眾生活基本達小康”目標的層面,想方設法讓神池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睡上安穩的覺,同時能夠在更長的時間頭頂一片藍天,在更寬的視野放眼一片綠色,在更大的范圍腳踏一片凈土,真正走出一條激發群眾熱情,增強群眾信心、讓群眾實惠、令群眾稱道的創建之路。
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提升環保檔次,加快創模步伐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縣域經濟持續穩步增長,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0.7億元,比上年增長65%,增幅全市排名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億元,比上年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增幅全市排名第三位;財政總收入完成3億元,比上年增長49.2%,增幅全市排名第五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244元,比上年增長17.85%;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4066元,比上年增長26.9%。六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達到365天,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
吹響“創模”沖鋒號
神池縣委、縣政府與神池人民以勇于挑戰、敢于超越、樂于奉獻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投身于“創模”的風雨征程中。他們把這項工作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全民素質、構建和諧神池的大事來抓,為創模制定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大會。不斷調整充實了 “創模”領導組成員,并召開了有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居民辦事處、縣直各單位主要領導、駐神單位、重點企業法人200余人參加的神池縣創建山西省環境保護模范城動員大會,對創建環保模范城進行了全方位的動員部署。把“創模”攻堅指標當做具體任務逐項分解、落實、細化到各鄉鎮、各部門,有力地促進了 “創模”工作的順利實施。為創模吹響了沖鋒號。
帶動產業大發展
神池縣積極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風電、光電等新型產業,把建設清潔能源示范基地作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舉措。一是編制完成了 《風電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總占地580平方公里總裝機30期150萬千瓦的風電場,目前4期2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已建成投產。龍源繼陽山15萬千瓦、華能溫家山10萬千瓦風電場列入2012年國家能源局第二批核準計劃。龍源繼陽山三期15萬千瓦風電場于4月份開工,完成投資10.08億元,預計年底可并網發電。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太平莊板井4.95萬千瓦風電場已核準,計劃近期開工建設。今年,全縣建成投產的風電場可望達到7期35萬千瓦。二是編制完成 《光電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占地246平方公里的溫家山、南高山等13個太陽能開發利用項目區。與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代表處、山西艾特科創有限公司和北京瑞宏偉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了建設規模51萬千瓦總投資53.8億元的光伏發電開發協議,正做前期工作。
風電、光電產業的興起,有力地帶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神池優化環境,提高生態質量,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推動“七大工程”
市政建設工程。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大干城建年”的工作要求,大力實施“5763”工程。投入802萬元,對縣城五條主要街道進行了改造升級,總里程達4.85公里;投資428萬元鋪設排污管道960米,投資180萬元鋪設廣場草坪。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廉租住房正在做基礎,完成投資460萬元,經濟適用房勘測、可研、環評等前期工程完成投資350萬元;五大塊舊城改造工作正在辦理土地等相關手續。投資320萬元完成了西海子清淤、綠化等工作。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垃圾處理場土建和土石方工程,為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又啟動西海子生態濕地公園四期工程。
道路暢通工程。投入11500余萬元,開工建設省道崞五線神池縣城南過境公路,10月份建成通車;投入1600余萬元,新建烈堡-石湖縣際公路。同時積極做好神池-河曲高速公路項目的協調配合工作,確保早日建成通車。
藍天碧水工程。投入4200余萬元,實施縣城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中水利用、城鎮糞便污泥處理、環保宣傳教育、環境綜合監測中心建設、大氣污染治理、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六大環保項目,進一步完善環保設施、提高環境質量。
生態綠化工程。投入1500余萬元,用于生態環境治理。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治理溝壩地工程、1萬畝退耕還林補植、2000畝干果經濟林、退耕還林生態移民、莊窩流域治理、烈堡鄉西林山流域治理、大嚴備鄉石潭溝上段流域治理、賀職鄉田家洼西溝流域治理等項目,同時,利用污水處理場中水利用工程實施西海子環湖山綠化,結合城東建東山森林,逐步形成環城綠化植被帶,不斷加快生態建設步伐。
集中供熱工程。規范和提升縣城益源供熱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擴大了供熱覆蓋面,集中解決了城東居民的冬季取暖問題,同時又積極啟動可供熱77萬平方米的第二集中供熱站,為舊城改造的五大塊項目與城中村改造提供了熱源,此項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項目建成后可拆除大小燃煤鍋爐98臺,這樣既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污染,又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
天然氣工程。投入4000萬元,完成縣城天然氣利用主干道工程,截至目前,已在教育小區等住宅區實現通氣入戶。
創衛工程。2010年,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了在三年內創建國家級文明衛生縣城,現在一切配套工程正一一落實。近年來,在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同時,縣委、縣政府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加大“創模”投資力度。先后新建了縣人民廣場、西海子生態濕地公園、體育廣場、污水處理廠、集中供熱公司、垃圾處理場、汽車站、神南火車站等一大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環衛設備購置、市容綠化、環境保護等“創模”硬件任務。
神池真心實意解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環境質量問題,花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環境臟、亂、差問題,集中精力狠抓水、氣、聲、渣四類污染,狠抓馬路街巷、小區、市場、城郊等重要部位的環境綜合整治。通過 “創模”,一批環境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一些環境衛生死角得到清除,一些城鄉環境頑疾得到根治,公眾對城市環境滿意度明顯提高,神池,正在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牛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