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發展新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最前沿捕獲發展機遇
【導語】堅定改革信念,凝聚發展共識。經濟之聲系列評論《經濟發展新動力》,今天請聽第6篇:在經濟全球化的最前沿捕獲發展機遇。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全球經濟深陷泥潭,中國經濟的增速也在放緩,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帶來了強烈沖擊。世界經濟雖然不景氣,但各國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沒有停滯,甚至沒有減速。一個突出現象是,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逆勢而上,國際輿論對中國經濟熱點的關注,正在從“中國制造”,逐漸轉向“中國投資”、“中國收購”。
“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但并購和經營的成功率并沒有提升,光明集團從2008年開始尋求海外并購,法國、美國、澳洲、英國都在尋求項目,但目前僅成功兩例;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但遭遇德國當地員工集體罷工抗議;在贊比亞,中資煤礦公司因為勞資糾紛,遭遇當地數百名工人沖擊,造成中國員工1死4傷;中鐵中標波蘭高速路,但最終虧損25億元,被迫提前終止合同。中國企業走出去,如何防范風險、提高成功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
魏建國:不少中國企業只知道現在是好時候,沒有看到自己的能力、目標怎么完成、計劃、步驟,尤其是對當地的了解是很不夠,如果說是美國這種公司在海外投資是屬于大學生碩士生,那么中國現在呢認為還是小學生,所以這點值得我們警惕。
中國企業走出去,條件是具備了,但是很多國家的情況不一樣,表現在最重要的一個程序不同。你在一些其他國家,工會的協議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加工資,到一定時候你必須要給他加工資,加多少由工會跟你們雙方談。第二個關于解雇的,一旦錄用了,你不用他,那么你要說出理由,如果你無故解雇,他就會跟工會形成一種統一的力量來對付你企業。第三個是我們中國企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注意到的,那就是環保和民生,比如說我們在巴西,中石油做了一個大的管道,一路上建學校,所以巴西人都很高興,也沒出什么事情。但我們有的企業,沒有這樣,沒有想到在國外對這種風險的評估不僅僅局限在前面兩個,更重要在整個過程里面從頭到尾,只要你在那個當地建一天就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后危機時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戰略期,這會加快推進中國經濟的國際化戰略,包括人才國際化、品牌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和貿易國際化,中國的海外投資、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能否成為未來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動力?魏建國根據他多年從事對外經濟工作的經驗,提出中國企業大步走向海外的思路和建議。
魏建國:走出去不僅解決我們的外貿出口下滑的問題,不僅解決對方對我們一些貿易戰的問題,更有可能成為我們中國新的經濟的增長點。這一點做好了,我們以后跟各國的貿易,不僅能夠平衡,更重要的我們有的產品又可以反到我們國內市場來,不僅出了,又有了進了,不僅解決了貿易戰的問題,也解決了對方的就業、財政等各方面問題,同時我們企業在這種新的一輪大的走出去浪潮中獲得新生。
現在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好時機,主要原因有三個:一,現在中國企業它已經具備了國外的團隊、知識、主在國的背景,特別是法律和財政背景,所在國明確,市場明確,產品也很明確,這是基本功。第二,國外有需求,現在好多工廠,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它雖然有技術,但是資金不足,壯大不起來,賣不出去。發展中國家,更需要中國的企業幫助當地的就業、當地的財政,不希望中國老是賣給他產品。第三,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正是原來的一些宗主國啊,金融危機還沒有辦法解救自己,那么怎么幫助這些國家呢,所以這個時候中國,利用我們的隊伍,加上對方有需要,一般來講,都會取得效果。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數量,比2008年增長了三分之二,就拿非洲來說,現在我們在非洲差不多有2200個企業和公司,我們在手的項目就已經超過了2500份。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進行點評。
張燕生:企業走出去就像孩子的生長一樣,五歲有五歲的問題,八歲有八歲的問題,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走出去實際上應該講已經到了一個加快發展的階段。加快發展的階段實際上在這個階段中,非常非常明顯的就是,在十一五的時候已經進來的平均增速也就是不到10%,而走出去的增速是超過40%。
在加快發展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風險,尤其是非經濟的風險,風險類要及時走出去,你要到別的國家去做經營,怎么能夠管理好非經濟的風險。像政治風險、天災人禍這些方面來講,我覺得應該能有更多的提示性、能夠在幫助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能做得更好的一些政策措施。另外一方面,實際上走出去確實有一個需要加強的地方,就是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情,那么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情其中就會涉及到 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就怎么能夠企業有更好的社會責任,更好地能夠走出去,我們中國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下一步怎么能夠,既企業發展得很好,同時又能造福于東道國。
【預告】堅定改革信念,凝聚發展共識。剛才您聽到的是經濟之聲系列評論《經濟發展新動力》第6篇:在經濟全球化的最前沿捕獲發展機遇。明天請聽第7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釋放經濟增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