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法電鍍作坊被查處卻仍在生產 環保部門開10萬元罰單
昨天上午,非法電鍍作坊內竟然又有工人在進行作業。
龍虎網訊 南京大廠有一個隱蔽性非常強的非法電鍍作坊,對周圍周圍的環境造成了損害,接到市民舉報后記者昨天上午在現場看見,電鍍車間內工人仍在作業。令人吃驚的是:兩天前,該作坊剛剛被環保部門立案查處并勒令停工,沒想到現在居然仍然在生產。
隱蔽性很強
聽到一點風聲就“按兵不動”
電鍍行業因為存在高污染、高能耗,去年南京整治“三高兩低”的治污風暴中,大批電鍍企業都被關停了。被舉報的這家電鍍作坊在六合大廠平頂山路上,處于一個廠區大院內,大院內有好幾家不同的企業,這個電鍍作坊位于院子圍墻的一道隱蔽鐵門之內,上面沒有任何標牌。
附近是一處居民聚集區,居民們告訴記者,該廠區內經常有刺鼻、惡心的氣味排出,廠區大院圍墻外的一條溝渠里也經常有黃色、白色,類似肥皂水的工業廢水排出。一個多月前,記者就曾到現場進行調查。但當時這家電鍍廠并沒有進行生產,據知情人介紹,這處電鍍廠除了選址隱蔽,生產也很隱蔽,聽到一點風聲就會“按兵不動”。
環保部門檢查
工廠無備案屬非法生產
昨天中午11點半左右,記者和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兩位同志接到線索,再次前往現場。電鍍車間內有一男一女兩名穿著長筒膠靴,套著塑膠手套的工人正在作業,把一個個剛剛電鍍好的鐵桶從液體槽中取出,車間內機器正在轟鳴作業。這處約200平方米的車間內有數十個已經完成了鍍鋅的銀白色大鐵桶,地面上滿是黃色的污水,記者用PH試紙一測,發現水呈現強酸性。
據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同志介紹,這些強酸水已經經過了強堿性水的中和處理,并且沖兌了大量清水,仍呈酸性,可見正常出來的污水酸性危害有多大。而工人之所以“全副武裝”地工作,就是為了避免酸性腐蝕物質對人體的傷害。
記者隨即撥打12369環保熱線舉報,大約半個多小時后,六合區環保局(大廠片區)環境監察大隊的兩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據環保監察大隊的同志介紹,9月5日,他們接到舉報,首次發現這里存在著這個非法鍍鋅加工點。經查,該加工點是廠區大院內的一家制桶廠設立的,沒有經過環保部門的任何審批備案,屬于非法生產。生產過程中產生含酸的廢水主要介質是硫酸,沒有經過任何環保處理就通過溝渠直接排。此外,鍍鋅加工過程產生的酸性氣體,不規范的廢水處理也會產生氫離子,也存在危害。
環境監察大隊發現,鍍鋅完成后的廢水直接排入廠區后部的排污口。在隨后對該制桶公司的檢查中,環保執法人員發現該公司污染問題遠不止非法電鍍這一處。“廢氣吸收不完全,有機物揮發存在違規排放的情況。”
處理意見
停止生產奉10萬元
通知環保部門前,記者在現場拍照時,車間內還有大量鐵桶,大量盛裝有強酸液體的電鍍槽內還是滿滿的∩是等到環保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時,車間內的工人已不知去向,記者注意到,有兩個容積為4立方米的電鍍槽內強酸液體半小時前還是滿滿的,但現在已經變成空的了。對此,環保部門正在追查下落。
目前六合區環保局對于該非法電鍍點宣布了三條處理意見: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按照法律規定的奉上限對該制桶企業處以10萬元的奉;二,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該企業噴氣設施的凈化設施處理在兩個月內架設完畢,同時立即停止非法電鍍的任何生產行為;三,整改期間,由環保部門聯合大廠街道對該企業實行24小時監控。
揚子晚報記者 焦哲 文/攝
來源:揚子晚報編輯:吳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