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王建隆) 為期兩天的東北亞及中亞區域能源效率專家組會議9月4日在烏魯木齊成功閉幕,此次會議達成促進東北亞及中亞地區能源效率合作的共識,東北亞中亞能源合作因此開始步入“快車道”。
此次會議由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中國-亞歐博覽會和烏魯木齊市環境保護局合辦。來自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韓國、日本、蒙古國的相關代表,以及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國家能源局、中國能源研究所、自治區發改委、環保廳及新疆眾合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代表參加了此次參會。與會代表專家介紹了東北亞及中亞區域能源效率現狀和趨勢以及加強次區域間能效合作的重要意義。
據悉,東北亞五國包括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蒙古國,其能源現狀是,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位于世界第一,我國10%的能源依靠進口,日本和韓國能源需求主要靠進口,蒙古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還是依靠我國和俄羅斯的二次能源,俄羅斯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去年9月,五國地方政府首腦簽署了《共同宣言》,各方圍繞加快區域通道建設、開發利用區域資源能源、打造區域合作平臺等達成共識。
“中亞區域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國,能源資源豐富。東北亞及中亞區域能源效率提高的合作空間很大。利用此次會議,進行東北亞和中亞地區能源效率合作,有利于發揮新疆向西開放過程中的橋頭堡作用,有利于我國開放形成新格局,有利于亞歐各國商貿共同發展,有利于加快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吳貴輝在東北亞及中亞區域能源效率專家組會議上表示。
吳貴輝介紹說,新疆資源豐富,不僅是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開發儲備基地,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當前,新疆正處在大建設、大開發、大發展階段,“十二五”新疆將按照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加快能源開發,提高能源效率,總目標是加快新疆的資源優勢利用和轉換和積極推動能源通道建設,實現新疆能能東送。他認為,新疆能源發展具有很大的帶動和推動作用。
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減排,烏魯木齊市采取在城市南北風道上一律不安排高耗能工業企業、所有工業企業一律停止建設自備電廠、所有工業企業一律采取最嚴格的環保措施、所有供熱燃煤鍋爐一律改為天然氣、所有新建建筑一律實行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供熱、所有中心城區的污染企業一律搬遷、所有進入主城區的機動車一律要達到環保排放標準、所有企業一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管理措施等措施,計劃到2015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2.1399噸標準煤。“我希望與會專家能參與烏魯木齊環保工作中來,幫助烏魯木齊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減排,讓烏魯木齊的空氣變得更好。”烏魯木齊市副市長高峰表示。
“新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不僅對自身的生態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更可將更多的資源外送與全國分享。新疆作為亞歐的重要樞紐,充分發揮能源的重要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環境與發展司能源處處長劉鴻鵬分析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我國能源安全,我國已經進行能源結構優化,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形成以形成煤炭為基礎,火、水、風、核電的新格局。為了節能減排,我國關閉了小煤礦5000多處,關閉小火電150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占到70%以上。由于我國工業基礎薄弱,能耗依然很大。目前,我國GDP占世界GDP總量不到10%,能耗卻占世界的19%,這為我國與其他國家開展節能合作提供了很大空間。東北亞及中亞區域諸國所處發展階段和能源儲量及需要不同,也均具有合作的空間。
劉鴻鵬認為,能耗標準和標識是目前東北亞及中亞區域合作突破點,雙邊、多邊能源合作是東北亞及中亞區域合作的重點。加強東北亞和中亞地區能源效率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共贏,有利于東北亞和中亞地區諸國能源安全和東北亞及中亞地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