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浦項:綠色環保的鋼鐵城市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余海蓉 陳冰
鄭向鵬
浦項和深圳,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都是快速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都是港口城市,都是改革的先鋒城市,也都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城市。
今年是中韓建交20周年,第十屆亞太城市峰會7月在浦項舉行。在峰會上,浦項市市長樸承浩欣然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向記者介紹了浦項構建國際化城市、幸福城市的規劃和實踐。
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城市知名度
深圳特區報:“夢想和希望的都市,國際化浦項”,是您當選浦項市長后確定的市政目標。請您介紹一下浦項在建設國際化城市、促進國際交流方面的經驗。
樸承浩:浦項市是以浦項制鐵公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城市及國際集裝箱港口城市。浦項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自古以來就是連接大陸與大洋的關口。近年來,浦項通過環東海經濟圈物流據點港灣——迎日灣港,努力開啟以浦項為中心的韓國東海岸時代。
1992年到2020年,我們投入1兆9955億韓元建設迎日灣港,2013到2015年,我們還計劃投入2089億韓元,建設迎日灣國際客運碼頭、沿岸客運碼頭、海警碼頭等。利用地理優勢,浦項正努力成為“環東海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和國際物流樞紐城市。
近年來,浦項注重通過國際交流來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比如,這次我們舉辦的第十屆亞太城市峰會,有13個國家29個城市參加,這有助于將浦項市的影響力從環東海擴大到亞太區域。
目前,浦項與中國的琿春市、張家港市,美國的長灘市、匹茲堡市,日本的福山市、上越市結為海外姊妹友好城市,還與10個國家21個城市簽署了交流意向書。
浦項與中國的交流十分活躍
深圳特區報:今年是中韓建交20周年,我們知道,樸市長您是一個中國通,曾經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并取得了憲法學及行政法學專業的法學博士。近年來,您也大力推動浦項與中國的交流,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樸承浩:1992年韓中建交為兩國的交流和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我有幸參與了這個歷史時刻的醞釀和產生。韓中建交契機是1988年首爾奧運會。當時我在首爾奧組委工作,和中國就有多方面的接觸。1990年兩國協商決定設立貿易代表部,這成為兩國交往的里程碑。當時,我恰好在盧泰愚總統身邊工作,也積極參與了兩國建交的進程。這些,都逐漸加深我對中國的感情,也延續著與中國結下的特殊機緣。
我在韓國中央政府工作時,曾被派到北京工作了兩年零八個月,我非常喜歡中國,喜歡吃中國菜,也喜歡喝中國酒,中國的很多東西我都非常喜歡。
雖然正式與浦項締結姊妹城市關系的中國城市只有兩個,但進行實際交流與合作的城市卻包括唐山市、昆明市、長春市、包頭市、大連市、湛江市、北海市、日照市、萊蕪市等9座大城市,我們與這些城市間的交流與往來也十分活躍。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地道的中文,浦項市特別設立了中文幼兒園。此外,我們還積極推行各種政策,以便讓青少年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希望能由此拉近浦項與中國的距離。
愿與深圳建立友好關系
深圳特區報:市長先生,您到過深圳嗎?
樸承浩:我曾經夏季到深圳度假,在深圳的高爾夫球場打過球,在深圳和香港都有我的朋友。深圳也是一個港口城市,深圳有鹽田港,希望我們浦項的迎日灣港可以與鹽田港開通航線。
深圳是中國最早改革開放的特區,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深圳與韓國的光陽結為友城,浦項與光陽也是友好城市,我們也希望與深圳有更多友好交流。
如果可以,兩座城市可以從民間交流開始,比如說浦項有一支很有名的專業球隊,可以與深圳專業足球隊進行交流,青少年足球也可以開展交流,甚至一些更多的市民的非專業交流也可以,我們可以共同來推動這些項目的開展。
韓國新村運動的發祥地
深圳特區報:與深圳的發展非常類似的是,浦項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發展成為韓國有名的工業城市,您能否介紹一下浦項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
樸承浩:1950年朝鮮戰爭后,浦項成為一片廢墟。1968年,韓國浦項制鐵集團公司在浦項成立。鋼鐵被稱為工業的糧食,浦項制鐵剛開始是國企,后來發展成為民企。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浦項制鐵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制造廠商之一,每年為全球超過60個國家的客戶提供2800多萬噸鋼鐵產品。浦項制鐵公司在高新技術、產品質量和經營模式等方面被評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
浦項也是韓國新村運動的發祥地。上世紀70年代,韓國很落后,國民就想怎么才能過上好日子,于是就興起了以脫貧致富為目標的新村運動。新村運動是一場富有國民意識的運動,以大韓民族固有的勤勉、自助和合作為精神支柱,通過建設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園實現人生價值,蘊涵著不僅為了當代人的生活努力,更為了下一代而努力的含義。這項運動最初以自助改變現實為運動形式,從農村開始推行,逐漸擴展到城市,成為席卷全國的社會改革運動。
韓國尖端科技最發達的城市
深圳特區報:浦項聚集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包括世界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浦項是靠什么將這些科學家吸引到這個港口城市的?
樸承浩:構建尖端科學基礎設施,才能確保城市新的增長動力。浦項是韓國尖端科技最發達的城市。由浦項制鐵設立的浦項工科大學是亞洲知名學府。在倫敦《泰晤士報》公布的全球大學排名中,浦項工科大學位列第28位;在建校歷史不足50年的大學中排名第一。浦項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各類科研機構,比如說像韓國的放射光加速器研究所、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納米技術中心、生命科學園、產業科學研究院都在浦項。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是德國基礎科學研究很棒的研究機構,被譽為諾貝爾的“搖籃”,這個研究所曾經獲得過很多諾貝爾獎。來浦項前,他們也考察了很多地方,他們認為浦項有很好的基礎科學研究的氛圍,最后決定在浦項設立馬克斯·普朗克韓國研究所。
我認為馬克斯·普朗克之所以選擇浦項,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浦項有堅實的產業基礎,研究人才非常多,光浦項工科大學就有4000多名博士級的研究人員;二是浦項尖端科學技術非常雄厚,很多科研機構都在這邊;三是我們這里的景色在韓國是最美的。
人和自然共存的綠色城市設計
深圳特區報:浦項是個鋼鐵城市,但是我們在這里看到,這個城市的環境保護得很好。請介紹一下浦項在城市規劃、環保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樸承浩:浦項制鐵廠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他們當時創立浦項制鐵時,也沒有考慮到環境污染的問題,也出現了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是在后來的發展中,他們在環境方面投入了很多的資金,比如24小時的大氣監測和水質監測。如果企業對環境有污染的話,我們市政府也有罰款制度。很多中國人到浦項制鐵參觀后,他們都說這不是一個鋼鐵廠,而是一個花園式的工廠。
我當了市長后最重視的也是環境保護問題,如果環境不好,市民當然也不同意了。我們鼓勵市民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活動,將碳積分制加入業績;我們普及使用清潔燃料的汽車,擴充城市空氣監測網;為減少微塵,我們實施促進“潔凈道路事業”;我們鼓勵市民植樹,建設了117公里綠色街道,促進城市公園化;我們還打造生活垃圾能源化循環利用事業,設置了循環利用公共基礎設施。現在浦項的大海和環境都非常干凈。
城市簡介
浦項(Pohang)是韓國慶尚北道轄下的一個市,位于朝鮮半島最東部,面積1129平方公里,人口52.1萬人。浦項是韓國東部的工業中心,也是韓國最大的鋼鐵城,世界最大的鋼鐵制造廠商之一——浦項制鐵公司的總部就設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漁業產量居韓國第一,螃蟹、魚等海產資源非常豐富。
市長檔案
樸承浩,1983年龍仁大學畢業后在首爾奧林匹克組織委員會計劃室工作,1994年任奉化郡守,2000年任韓國地方政府駐中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2002年至2005年先后擔任慶尚北道保健環境森林局長、環境森林水產局長、公務員教育院長、理事官等職,2006年7月至今任浦項市市長。
記者手記
充滿活力的幸福城市
浦項城市不大,人口也不多,建筑也不是很現代化。但是,走在浦項的街頭,你會感受到一種心情的愉悅與寧靜。
夜里,華燈初上,漫步浦項市中心的中央商街,廢棄的鐵軌改造成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穿過繁華的商業街。孩子們在溪中嬉戲,市民在這里享受著清涼與浪漫。
再往前,走到北部海濱浴場,一個類似于深圳大家樂的舞臺上,舉辦著市民的沙灘音樂會。市民們自彈自唱,歡歌笑語。
第十屆亞太城市峰會開幕式當晚,浦項市沒有準備華麗的歌舞表演,而是把各國城市的市長們帶到了浦項的海邊,參加市民沙灘音樂會。聽得興起,浦項市市長樸承浩還跳上舞臺,和市民一起即興高歌一曲。
民風淳樸小城,熱情的市民,平民的市長。
幸福的浦項,是樸承浩市長所致力創造的城市形象。
浦項城市的標語是“powerful pohang”,其中開頭的p設計成新芽和心形的結合,據介紹,這個設計融入了積極參與提高浦項市民的生活質量,讓人人享有快樂和幸福生活的希望。
為了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政府大手筆地建設多個大規模的工業園,引進企業,并擴大社會性企業及財政扶持就業崗位,為市民提供穩定和持續的工作崗位,提高生活質量。
對于低收入者、老人、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浦項提出“清除福利死角地帶”,為他們提供包括支援工資(生計、居住、教育)和安身處所資金融資等符合實際的福利服務,擴建殘疾人福利基礎設施,加大老年人福利,并且為婦女和兒童構建幸福和健康的城市。
浦項人口只有不到53萬,卻擁有非常多的社會基礎設施。有4家綜合福利院、11家殘疾人中心、28家老人福利院和療養院、12個老人留守設施、16個伙食免費供應點、10家老人大學、561家敬老院、577個兒童保育設施、207家公園……這里還有新建的專業棒球館,韓國一流的市立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是文化、體育、藝術綜合發展的城市。
“浦項正為迎日灣振興而飛馳。我下定決心要讓迎日灣盛開飽含浦項的夢想和希望的七彩虹。”樸承浩市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