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克: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反彈會在明年上半年
中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今年以來國際市場上能源類的大宗商品是價格連續的下降,與去年相比最多跌幅達到了7成,這是短暫的現象還是長期的趨勢,能源熱潮是否接近尾聲,中國企業在國內經濟下行的過程之中如何應對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今天財經專家李克為您深度點評。
李克:今年以來,在全球市場當中,我們發現很多能源類、有色金屬類、煤炭類的價格出現了普遍下跌的這種狀態,甚至于跟2011年去年年初的時候相比已經下跌了大概2到7成。這種狀況的出現到底是短暫的現象還是一個長期的現象?甚至于現在已經有這種提法,是不是過去將近5、6年時間的全球的資源類產品的一個大幅上漲的過程是不是已經終結了?這個中當然也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經濟明顯放緩所帶來需求下降,當然也包括北美、歐洲由于債務方面的問題所帶來的經濟下行所導致的一些情況。
但是從目前來看,可能不少人也覺得,能源的大的這種熱潮可能也接近尾聲了。那么首先我們看到像包括澳大利亞的一些煤炭公司,巴西的一些煤炭鐵礦石一些公司,今年以來都開始在削減產能,控制產量。澳大利亞和三菱商社成立的公司叫必和必拓三菱聯合公司,去年開始逐步減少鐵礦石和煤炭方面的開采,并且進行裁員。這方面來講,我們也看到其他的在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一些資源類公司也在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出現了財務報表的預警和盈利下滑這方面的報告。
資源的前一輪大幅上升從目前各方面數據來看,已經出現了逐步結束的狀態。再期待像之前5、6年那樣鐵礦石、煤炭、銅、鐵,各種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現在應該說不存在了。同樣的情況我們也看到在中國也在發生,由于中國最近兩年時間經濟下滑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到我們目前來講,到8月份中國的26個主要鋼材批發市場一個是庫存連續在上升。另外一個就是大家的購買欲望也非常之低,在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到8月份也是將近一千萬噸的規模,這樣也導致價格的下降。另外,庫存成本的需求也是在進一步弱化,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煤炭的供過于求的情況,由于包括中國在內印度、巴西這一些新興經濟體從去年年初開始的經濟的放緩,使得各種能源、有色金屬方面的價格出現了下滑。
所以目前來講的話,短期不會出現大的轉換時期,當然有這樣的一個預期,今年年初到明年上半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基本上可以達到企穩的狀態,到明年年中以后可能會出現復蘇勢頭,價格當然目前來講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可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在明年年中之前,原材料價格、能源類、有色金屬、鐵礦石這樣的產品有比較大的好轉的可能也比較小。但是目前當中唯一的變數就是美國推出來的新一輪QE3量化寬松政策,很多情況還在一個持續發酵的過程當中。也有一種說法,如果說伴隨著QE3的推出,如果全球的主要經濟體的央行也同樣推出所對應的量化寬松政策的話,那有可能是在今年年初或者明年年初比原來正常預期大概少3-6個月時間,會使得這些能源類、資源類產品價格會企穩出現反彈。
總體來講,出現大幅反彈上漲的可能性在短期當中看不見,但是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相關的企業對于能源類原材料相關的這些客戶們,中國企業們可以關注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全球總體范圍內的像過去5、6年當中資源熱潮目前已經進入尾聲,但是下一個階段下跌空間相對有限的,真正價格進一步企穩和反彈會出現在明年上半年到年中這個時段當中。目前狀況之下我覺得根據全球資源市場情況,也可以早一點做一些預先的準備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