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涂露芳
昨天,在長安街上穿梭運營的1路公交車讓人眼前一亮:藍黃灰三色噴涂的車身一塵不染,超寬電子顯示屏上,靛廠新村、四惠站起始站名之間的碩大“1”路標識分外醒目。“換新車了?真漂亮呀!”過往行人一陣驚喜,紛紛掏出手機拍照。
從外觀上看,長達18米的鉸接式新車與此前的1路公交車變化不大,但車尾多了“LNG”字樣,這是液態天然氣公交的身份標識。從昨天凌晨開始,被稱為首都名片之一的1路公交線全部更換清潔能源車型,福田汽車90輛歐輝LNG客車取代柴油大公交陸續駛上京城街頭。
北京市民對天然氣公交車并不陌生,2.1萬輛的龐大公交車隊中,壓縮天然氣(CNG)公交車有3000多輛,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公交車隊。但這些車輛都是13米多的單機車型,18米長的巨無霸車型采用天然氣動力還是頭一遭。
“從CNG到LNG,同樣的氣罐容納的天然氣要多好幾倍。”福田汽車技術人員透露,CNG(壓縮天然氣)氣瓶,在常溫常壓下可容納壓縮200倍的天然氣;而LNG氣瓶,在常溫常壓下,可容納壓縮600倍的天然氣。因此,LNG公交車動力更強勁,續航里程也更長。這批歐輝18米公交車,10到15分鐘就能加滿氣,一口氣能跑300多公里,足夠1路公交車滿負荷運營1天多。
恰逢中秋,城區車流稀少,嶄新的LNG公交撒著歡跑起來。“噪音小,很平穩,開起來還挺有勁。”老司機馬慶雙端坐在全封閉的駕駛室內輕踩油門,新車毫不費力就從六里橋盤橋過了公主墳直奔長安街。
18米公交車是北京骨干公交線的運營主力,考慮到客流密集且線路較長,基本采用柴油發動機。以1路車為例,一天下來平均客流高達9萬多人次,但柴油消耗量也要8000多升,顆粒物排放量令人擔憂。
如何讓原來的大容量鉸接式客車平臺與清潔能源相結合?
福田汽車聯合公交集團反反復復進行了十幾輪技術改進,使1路新車最終成為超級環保車。雖然載客量高達175人,但18米LNG新車最高時速能超過70公里,排放達到國V標準,PM2.5排放物比柴油車型降低97%以上。
昨天,52路、99路也分別有60輛和30輛18米鉸接式LNG新車投入運營,加上年初50輛13.7米的LNG新車投入728快線,本市LNG公交車數量已達230輛。
“18米LNG新車,替代300路等骨干線上的柴油車技術上完全沒問題。今后北京公交車隊更新,將以LNG車輛為主要方向。”北京公交集團副總經理馮幸福表示。
中午時分陽光灼熱,這輛LNG新車上卻涼風習習。“18米大公交裝空調,北京還是頭一次。”售票員趙影忙著向乘客們展示新車的人性化裝備:“冬天還有暖風,跟地鐵差不多,乘車環境舒適多了。”
記者注意到,發動機后置的1路新車還是先進的低地板設計,從馬路牙子抬腳就進到車廂。如果有坐輪椅的乘客需要上車,司機輕按操縱按鈕,龐大的車身略微向站臺傾斜,售票員手動掀開中門位置的活動伸縮板,輪椅就可自如上下。
(原標題:1路公交90輛液態天然氣車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