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表彰大會召開。記者莫偉濃 攝
廣州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表彰大會
文/記者任朝亮 通訊員穗文明
經過13年的不懈努力,2011年,廣州終于以副省級城市排名第1位的優異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事非經過不知難,這個來之不易的榮譽傾注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飽含著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銘刻著廣州發展的光榮和輝煌。
9月29日,廣州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表彰大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對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創文貢獻大:
城市品質全面提升
促進了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
在創文過程中,廣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創文促發展,以發展帶創文,煥發起自覺踐行科學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全市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和“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核心任務,開創了廣州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產業功能布局不斷優化,外經貿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促進了城市面貌的全面改善
廣州以籌辦亞運為契機,以實現城市環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變”為目標,以改革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為依托,把城市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資本,大力推進空氣環境、水環境、交通環境、人居環境和無障礙環境綜合整治,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城市環境面貌“大變”目標全面實現,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顯著增強。
促進了社會建設的全面進步
廣州結合創文工作,在全省率先進行社會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先后在14個街道開展執法、管理、服務“三位一體”改革試點,在20個街道開展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街道、社區服務管理改革創新和加強創新特大鎮、村社會服務管理的意見》及3個配套文件。積極推進街道社區“一隊三中心”(綜合執法隊和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推進街道“五個一”(一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一個體育休閑公園、一個衛生服務中心、一個視頻監控系統)工程建設。
廣州著力搭建特大鎮、村社會服務管理平臺,提高鎮、村社會服務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區、街(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城市“10分鐘文化圈”基本形成。
促進了市民素質的全面提升
廣州以迎辦“兩個亞運”為契機,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強化市民文明禮儀教育。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大力弘揚“敢想會干為人民、和諧包容共分享”的廣州亞運精神和“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加強志愿服務工作,志愿服務領導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志愿服務總隊和各級志愿服務隊相繼成立,“三關愛”、文明交通等主題志愿服務蓬勃開展。
平時廣州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不斷延伸。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和未成年人心理輔導服務網絡,成立市、區(縣級市)兩級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促進了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實
廣州始終堅持創建為民的宗旨和理念,從解決市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抓起,大力實施創建惠民工程,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實行大部門體制,啟動第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成簡政強區(縣級市)事權改革。設立市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政府部門統一辦理行政審批。實施《廣州市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辦法》,建設服務型政府。
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市本級財政投入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資金占一般預算支出的70%以上。堅持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切實解決市民群眾反映的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保、住房等熱點難點問題。
未來任務重: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
改善城市環境
正如表彰大會上指出的,廣州各級要按照“123”城市發展戰略,加強城市建設管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市功能。要進一步改善交通環境,繼續推進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點市政道路設施項目建設的落實步伐。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想方設法緩解交通擁堵問題。要進一步改善空氣環境。力爭今年10月底前完成環境空氣質量分階段達標規劃,構建更加完善的空氣質量監測和預警預報體系。充分利用珠三角一體化環保合作平臺,推動區域空氣質量聯防聯控。要進一步改善水環境。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完善河涌管理,強化巡查和部門聯動。
廣州將高標準打造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生態城市示范區和建設花城綠城水城樣板區。全面推進固體廢棄物處理,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工作,啟動餐廚垃圾生化處理設施和資源熱力電廠建設。
提升市民幸福感
增強市民幸福感,建設人民滿意的理想城市是廣州新型城市化發展目標,也是深化文明城市的最終目標。廣州各級必須始終把民生幸福作為最高追求,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市民群眾幸福感。
要務必兌現十件民生實事,這是本屆市委、政府對廣大市民的莊嚴承諾,必須不折不扣堅決完成。要抓好就業保障工作,特別是高度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加大對特殊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力度,要穩步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有效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兩個新城區、三個副中心和鎮村等地區延伸。
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市民的文明素質是城市的靈魂,有了文明的市民,才會有文明的城市。
要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貫穿于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大力弘揚新時期廣東精神和廣州亞運精神,培育塑造廣州城市精神。要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我們的節日”、“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等主題實踐活動,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活動的廣度和深度。要進一步理順志愿服務領導體制,整合全市志愿服務資源,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逐步實現志愿服務在隊伍上以青年人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在活動時間上由階段性向經常性轉變,在管理上由松散型向規范化轉變,將要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
健全創建長效機制
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巨,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個部門通力配合。
廣州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把深化文明城市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認真落實市文明委成員單位、創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創建工作機制,大力抓好各級文明辦建設,確保創建工作經費投入,不斷強化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的導向、倒逼作用,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
?。ㄔ瓨祟}:創文結碩果 羊城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