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記者 趙梅)10月2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監察廳首次啟動生態環保約談制,全疆生態環保問題較為突出的4個縣區的政府主要負責人被集體約談。
記者從首次集體約談會上獲悉,這是新疆在確立“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的發展理念后,動真格的具體措施之一。被集體約談的4個縣區是: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烏魯木齊縣、新源縣、拜城縣。
約談會上,自治區環保廳、監察廳表示,除對上述縣區進行了通報批評,宣布對其進行掛牌督辦外,還要實行區域限批制度,即對新源縣暫腕產資源開發項目環評審批;對米東區暫停產生廢氣、廢水等污染項目環評審批;對烏魯木齊縣暫停南山區域煤礦開采加工項目環評審批;對拜城縣明確縣域內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廠建設期限和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工業項目整改限期,逾期未完成,將對該縣所有排放污染物的項目進行限批。
據了解,今年7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要強化環評制度的權威性,嚴格環境準入,嚴格執法監督,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一天不達標,就一天不能恢復生產,對未經環保部門批準擅自建設、擅自啟動的項目要堅決停下來,對破壞環境資源的行為要敢于碰硬,同時監察部門要強力介入。
今年9月,自治區環保廳、監察廳聯合下發《關于環保部門和監察機關在查處環境保護違法違紀案件中加強協作配合的通知》,明確指出,紀檢監察部門將和環保部門聯手辦案,對環保案件既要嚴查又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進一步加大環保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
自治區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對違法企業進行約談是環保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所采取的又一個具體措施,同時也進一步表明新疆下決心下大力氣保護生態、治理環境問題的鮮明態度。“通過約談,一方面可以加大對環境治理不力者的曝光力度,另外,還可以促進地方政府把環保工作做得更好,推進新疆環境治理力度”。
當日,被集體約談的4縣區政府分管環保的領導都作了表態發言,表示要以此次約談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以更大的決心、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切實抓好轄區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查處工作,還人民群眾潔凈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
自治區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對上述4縣區約談后,環保部門還將在整改限期后對被約談縣區進行回訪,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整改的縣區,將啟動問責機制,追究縣區政府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