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1月8日消息 十八大期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品牌欄目《做客中央臺》再度重拳出擊,今日嘉賓是十八大代表、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陳剛。陳剛認為,柳鋼的實踐證明,既可以發展工業,又可以創建環保名城。
主持人:對于一些重型污染的企業,可能要關閉、關停。當時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是不是非常困難?會遇到很多很多需要去解決的尖銳的矛盾?比如關于柳鋼的問題。
陳剛:柳州治理環境主要采取的不是關停,而是治理。拿柳鋼來說,柳鋼在90年代才50萬噸鋼,有近10萬工人,對柳州環境的破壞和環境的影響是很大。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樹立,隨著人民對環保的覺醒,柳州也要走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柳鋼就做出了榜樣。當時他們的總經理梁景理提出,柳鋼如果不搞好環保,生存的權利都沒有,他自我加壓,自己提出要求,所以政府有要求、企業有自覺、人民能夠支持,所以柳州走了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拿柳鋼來說,柳鋼實現全國第一個實現燒結全脫硫、煉焦全干熄、水零排放,在全國都是有名的,現在在去年是1100多萬噸的鋼,可是它的硫化物排放是十年前的5%左右,它的粉塵排放是十年前的2%左右,它的水是十年前的0%,它就是柳州的一個縮影,柳州治理環境的一個縮影,柳州的一個典型。柳鋼的實踐證明,我們既可以發展工業,由50萬噸到1100多萬噸,由可以改善環境由酸雨之都成為國家環保名城,說明我們既可以要柳州——柳州人民的柳州,我們也要柳鋼——生活和發展的支柱,我認為這個就是辯證法,這就是柳州的實踐,這就是科學發展。
(原標題: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陳剛:柳鋼既發展工業 又創環保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