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曉玲
晨報訊 昨日是“12·5國際志愿者日”,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志愿者協會聯合發布了《(2011—2012)上海志愿服務事業發展報告》,這也是上海首次全面發布志愿服務發展情況。報告顯示,目前實名注冊的志愿者已超過120萬人,上海志愿服務在規范化、社會化、制度化方面的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
1997年,上海市志愿者協會成立,標志著上海志愿服務事業正式開始。近20年來,上海志愿服務事業發展迅猛,志愿服務活動從青年為主發展到全社會參與,志愿服務項目從單一走向多樣,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尤其在2010年世博會舉辦期間,上海的志愿者贏得了海內外的一致好評,隨后,中央文明辦還提出“全國志愿服務學上海”的倡議。
目前,全市實名注冊的志愿者已超過120萬人,上海為每一名注冊志愿者提供保險保障。志愿力量的來源主要為社區(包括街道、居委會、村委會)、黨政機關、學校、社會團體、醫院和企業等。全市共有市級志愿者服務基地51個,區級志愿者服務基地近300個,向市民提供醫療、科技文化、休閑、交通等八大類服務。在項目活動方面,目前經常性開展的項目已達7000多個,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便民類、環保類和交通類,合計占比超過60%。其中,便民類項目中最多的是社區服務,占比31.2%;環保類項目中最多的是清潔城市,占比32.8%;交通類項目中最多的是交通文明,占比43.2。
(原標題:便民、環保、交通類活動占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