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記者 鄧媛/文 劉鋼/圖
一年一度的深圳市民環保獎獲得者昨日出爐,包括晶報記者王志明在內的10位市民憑借自身投入環保的熱情和執著的態度從眾多環保達人中脫穎而出。
“深圳市民環保獎”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市人居環境委員會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協辦,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共評選表彰了69名來自深圳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同為深圳環保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市民。
在昨日下午舉行的“深圳市民環保獎”頒獎典禮上,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深圳市市長許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出席并為獲獎者頒獎。
2012年度“深圳市民環保獎活動”的評選從今年6月拉開,今年的評選活動著重積極參與“綠色出行”,建設宜居生態城市,提升深圳市民環境意識和人居環境質量做出貢獻的各界環保人士,著重事跡的公益性和社會影響。凡在深圳市工作、學習或生活,為深圳市環境保護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優異成績的公民,均可參選。經過網絡投票、專家評選與民意調查等三項綜合評定,晶報記者王志明等10位環保達人,成為2012深圳市民環保獎的獲得者。
許勤表示,通過開展市民環保獎評選,一批批先進人物脫穎而出,一個個模范事跡廣為傳頌,激發了社會各界的環保共識,凝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正能量,推動了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深圳經濟特區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重要精神,積極打造科學發展的“深圳質量”,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使深圳從經濟大市邁向綠色經濟強市,以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支撐更長時期、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讓全市人民在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中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深圳成為大家愿意來、愿意留、愿意在這里工作和居住的魅力之城,讓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深圳強大的綠色競爭力。
獲獎名單
深圳報業集團晶報社記者 王志明
像個PM2.5“傳教士”
讓PM2.5從成為公眾耳熟能詳的民間用語,王志明功不可沒。王志明從2011年11月底開始,在晶報推出“晶報PM2.5系列”專題報道,有步驟地層層推進,像個環保“傳教士”一樣,讓公眾全面了解PM2.5的相關知識。
在環境主管部門沒有公布PM2.5數據前,王志明想方設法從環保公司借來PM2.5速測儀,于去年12月27日起率先在深圳各區實時監測PM2.5數據,并發布在自己的微博上,為大家的出行和健康提供參考。此外,王志明還積極呼吁市民綠色出行、環保低碳,為降低空氣中的PM2.5做出自己的努力。
沙井中學校長 金如湘
推進校園綠色教育
作為深圳市沙井中學校長,金如湘積極在學校開展綠色教育。在金如湘的帶領下,沙井中學校園內形成了獨特的綠色文化,學校的每一位學生、每位教職員工,都在積極行動,珍惜綠色、愛護綠色、創造綠色……
龍崗區龍城環保所所長 余國光
21年專注環保事業
21年里,他將全部精力傾注于環保事業。他所在的環保所共巡查1552次,出動3104人次,圓滿完成大運環境質量保障工作;他踐行民生環保,對于非法生產經營的污染黑手他毫不留情。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創建了全國首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生態示范村”。
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黨工委辦行政協調組組長 文啟堅
為“綠色新城”添磚加瓦
文啟堅是積極為光明這座“綠色新城”添磚加瓦的建設者。根據規劃,深圳市將在光明樓村社區建設一個大型水庫和一條綠道。但是,樓村豬棚養殖戶非常多,文啟堅就一次次深入社區宣傳環保知識,從而使豬棚及時拆除,使圍繞水庫建設的環保問題得以解決。
鵬興實驗小學教師 鄒順榮
紅樹林護鳥宣講者
2009年以來,鄒順榮堅持周末在紅樹林公園為市民講解鳥、紅樹與濕地的生態環境。2012年5月28日,她還應邀到“紅樹林生態濕地講壇”,呼吁市民護林愛鳥。
新興船舶環保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辦事處
總經理、主任設計師 葉慶球
節能減排創新不已
投身節能創新和環保40余年,苦苦思索著如何利用水力和風力節能減排,替家鄉“治理受污染的河流和推廣樓頂綠化”,還深圳一個碧海藍天。在樓頂設計雨水試驗池,用果皮垃圾轉化為植物肥料,用清水養魚,濁水澆花,減少了樓頂的“熱島效應”,還致力于研究設計建造節能船。
光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陳金其
探索光明環保產業鏈
陳金其帶領光明集團探索出了一條由黑色(有機肥)轉化成綠色(青飼料),再由綠色轉化成白色(牛奶)的綠色生態循環的環保產業鏈,憑此成功的環保實踐一舉榮獲中國社會發展環保成就獎。
騎行者 黃珂
行1200公里宣揚綠色出行
今年6月初,黃珂與好友從深圳騎單車前往海南三亞,歷時10天,途經9個地級市,共騎行1200多公里。他們沿途宣傳“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理念,讓更多的人、支持環保。
深大環保協會副會長 張意全
環保宣教大手拉小手
身為深圳大學環保協會的副會長,在堅持環保生活習慣的同時,利用一切業余時間,積極參與組織大型環保活動,以環保宣傳教育等方式,帶領深大環保志愿者全面主抓2個小學生環保教育項目,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環保意識。
全天候環保義工 賈子政
保護動物不停歇
十年來,他深入學校向學生們宣講保護野生動物;他經常上山制止打獵,面對獵人“少管閑事”的威脅,他從沒退縮。2011年他加入深圳義工聯成為一名環保義工,繼續宣傳環保意識和保護動物的理念。
□相關鏈接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作為一個晶報記者能獲得市民環保獎,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晶報的榮譽。”昨日的頒獎式后,王志明感慨地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所做的只是晶報致力環保諸多行動中很微小的一部分。”
自2001年創刊以來,《晶報》始終保持綠色情懷,在推動綠色環保、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上不遺余力。除了做好報道,晶報還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在深圳大力推行“綠生活”理念,主辦發起過“10 萬環保袋,綠色送大家”公益活動、“綠色消費”行動、“環保手提袋創意設計大賽”等。去年,晶報與多單位倡導的“綠飄帶行動”,更是將“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深植深圳市民心中。
十八大之后,晶報響應“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于11月16日啟動“生態深圳”紅黑榜大型系列報道,直擊問題,表揚先進,鞭撻落后,引起各方關注,有力激活城市的環保力量。
(原標題:10人獲“深圳市民環保獎” 有一位是晶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