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徐艷 李文 通訊員 黃少江 第十一屆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12月7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廣州市長陳建華等多名粵港政府高層官員及粵港工商界代表近千人出席了會議。梁振英宣布香港長者津貼的消息后,當晚7時許離開會場返港,在穗僅停留約兩小時。
三成珠三角港商或倒閉或搬遷
交流會此前已在東莞、佛山、深圳等多地舉辦,今年更名為“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珠三角工業協會廣州分部主席李惠民認為,在秉承傳統基礎上,更注重推動粵港工商界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粵港合作、共創商機”。珠三角工業協會主席劉展灝會前接受專訪時表示,經濟轉型和外圍市場萎縮令珠三角受影響非常大,尤以歐洲客戶為主和生產電子、玩具等行業的港商最受影響。東莞一直是在粵港商的生產集中地,現在確是廣東出口增幅最低的地方。如外圍經濟持續低迷,存活下來的部分廠家可能也會收縮規模。由于種種問題,未來5年大概三成在珠三角運營的港商可能倒閉或搬遷。他認為,目前珠三角港商的營商環境比2008年更差,期望借交流會聯系友誼,提升凝聚力。
南沙與港澳人民幣結算已有辦法
廣州市長陳建華刊登在會刊上的一篇文章稱,廣州進出口增長速度放緩已是不爭事實,如招商引資方面,去年1-9月增長18%,今年1-9月引進外資38.55億美元,雖仍在全省前列,但同比增長6.56%,速度明顯放緩。過去30年,香港與珠三角建立“前店后廠”,未來30年,兩地可以建立“前店后網”的互動經濟模式。該文多次提到南沙與香港的合作空間,并透露廣州正積極探討南沙和港澳在加強國際結算,特別是人民幣結算,已有積極的辦法和措施,將會公布相關利好消息。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會上致辭。他表示,內地經濟發展為香港工商界提供了很多機遇。港府要穩中有變,適度有為。他強調,“家在香港”已過時,應該說“家是香港”,這不僅是空間關系,更是感情關系。港府要關心在外打拼的港人,此次來穗就是用行動表個態。
聚焦
“一廠一年一環保項目”引關注
環保項目做得好,企業可得1萬至12萬港幣不等的獎勵金。在第十一屆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上,“一廠一年一環保項目”計劃引起關注。
凡珠三角及香港企業,持有效的商業登記證,并在香港及珠三角從事制造業(包括運輸及物流)的公司,均可參加該計劃。參加公司須在指定時間內至少完成一個環保項目。環保項目包括節省能源、水資源管理、資源回收再造等8類。該計劃今年設金、銀、銅獎各1、4、6名,分別獎勵港幣12萬元、5萬元、1萬元。
“一廠一年一環保項目”由香港工業總會主辦,珠三角工業協會和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協辦,旨在鼓勵更多在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從事制造業的公司推行環保措施。自2005年首次舉辦以來,共752家企業參加,完成了接近2600個環保項目。
(原標題:企業做環保 最高獎12萬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