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至14日,由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主辦,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廣州市質量監督信息協會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低碳發展標準化”為主題。
標準化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基礎之一。低碳發展同樣離不開標準化的基礎支撐,低碳經濟的秩序需要運用標準化手段加以規范。標準發揮先行作用,將積極促成低碳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的建立,將為我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將第二屆“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論壇”主題確立為“低碳發展標準化”,圍繞碳交易、低碳企業和園區建設以及評價等國內外熱點領域,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針對宏觀政策、標準發展趨勢與動態、低碳管理實踐、試點經驗等議題,邀請各界代表參與交流,共同探討。
論壇分為開幕致辭和專題演講兩個單元。開幕致辭單元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院長林翎研究員主持,廣州市質監局領導作為論壇東道主首先致開幕辭,隨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蔣兆理處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一部王軍偉處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王金玉書記、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等來自節能減排標準化相關主管部門和機構的領導分別致辭。作為本屆論壇的主辦方,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理事長王忠敏研究員在會上做了聯盟工作報告,向與會代表全面介紹了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2012年的主要工作進展。
在開幕致辭單元,論壇特別安排了標準發布與立項儀式: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正式發布《水泥行業項目層面的溫室氣體減排成效評價技術規范》等三項聯盟標準,同時宣布啟動2013年第一批四項聯盟標準《中央空調系統能耗分析調試系統使用規范》等的立項研制工作;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宣布啟動廣東省第一批低碳地方標準的立項研制工作。
論壇專題演講單元分為政策與標準發展趨勢、低碳管理實踐、信息與經驗分享三個議題,特邀來自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合作中心、清華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廣東省發改委、中創碳投、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資源研究所、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綠色碳基金、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CDM基金管理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互太紡織集團的15位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就我國低碳發展政策進展、溫室氣體MRV方法、節能低碳管理標準化進展、廣東省低碳發展現狀與規劃以及中國碳市場發展、碳足跡認證、低碳城市與園區建設、碳排放管理項目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實踐和國際比較,與會議代表進行交流與對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和積極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將之作為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明確提出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
當前,低碳發展是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通過低碳發展、綠色轉型之路來實現各國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已是世界各國的共識。中國走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之路,是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圍繞低碳發展,有很多工作需要大膽探索、積極創新,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論壇將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進程中,持續發揮學術交流與溝通宣傳平臺作用,加強聯盟成員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合作,扎實推進有關工作的開展,以標準化的支撐力、帶動力和引領力, 形成良好帶動效應,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突破和轉變。
來自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合作中心、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資源研究所、CDM基金管理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創碳投、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CarbonTrust、綠色碳基金、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廣州互太紡織集團等國內外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成員單位、有關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代表200余人參加了論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節能協會、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為論壇召開提供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