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徐蔚 倪留青
家具、汽車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質超標,已引起消費者的警惕,但您知道某些樂器也會出現這一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為此我國出臺了首部對樂器有害物質作出明確限定的國家標準——《樂器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已于上月1日正式實施。但記者昨日在武漢調查發現,標準實施已經滿月,了解標準的商家卻寥寥無幾,很多消費者也“聞所未聞”。
九成消費者買樂器 僅考慮品牌和價格
此樂器新國標首次對樂器中的重金屬、揮發性有害物質限量和石質、陶制樂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等方面提出要求,重點控制甲醛、苯、可溶性重金屬、放射性核素等有害物質。
昨日,記者走訪了武漢音樂學院附近20多家琴行,隨機采訪20位消費者。記者發現,近九成的消費者選購樂器主要看品牌和價格,對樂器是否存在有害物質并不考慮。正在挑選小提琴的朱女士告訴記者,一般是學琴的老師進行推薦,家長再來店里試試音質。“也就是考慮音色和價格,從來沒有想到是否會有污染。”
記者在選購樂器的過程中發現,沒有一家店主會主動提及有關樂器環保性的問題,當記者提及新標準時,只有兩家琴行老板表示聽說過。“一般就是介紹材質、音色和品牌,消費者也就只關心這些啊。”一家琴行的店員告訴記者,確實也可能存在一些小廠使用雜木、不合格的黏合劑,會導致污染。還有一些樂器用到塑料或者金屬,需要用嘴對著吹的,可能更需要注重環保性。
如何知道樂器是否環保?多數琴行的產品說明書上沒有標注有害物質的信息。只有一家琴行的貨源管理汪先生說,該行產品有環保證明,但讓記者自己上網去查。
買前先聞味 買后多通風
“新標準出臺僅一個多月,所以不可能那么快推行下去,但是以后應該會出臺具體的標準,規范樂器行業。”武漢樂器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他介紹,鋼琴等大型樂器會用到木材和膠粘劑、油漆等材料,可能造成甲醛、重金屬超標等問題。與演奏者的手、口等密切接觸的樂器,如果有害物質超標會影響使用者的健康。但對大件樂器來說,由于材料儲備周期一般長達2-7年不等,且生產周期也長達4個月,即便有污染物,到用戶手上也已經排放了相當長的時間,危害會減輕。
這位負責人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新樂器的時候,可先聞聞是否有刺鼻的味道,同時應該要求商家出示樂器的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證書。孩子練琴時為了減少對外界的干擾,往往會關閉門窗,在長時間密閉的情況下,污染問題會加劇,因此購置樂器后應時常注意通風。
(原標題:吹拉彈唱莫忘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