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也將“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作為奮斗目標。“美麗中國”和“秀美江西”都是“開發建設與保護生態統一”的要求。
進入二十世紀,人類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通過對資源的過度利用,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可以說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保護環境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問題。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這二者能否兼顧?貴溪市冷水鎮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經濟崛起為核心、以文化建設為支撐、以法治建設為保障,探索出一條科學發展的路子,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可以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從客觀上來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動的。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相互促進的,發展是硬道理,經濟發展是保護環境的前提。因為保護環境需要各種投資,比如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等。貴溪市冷水鎮始終把經濟建設擺在工作的第一要務。該鎮轄區范圍內有金、銀、鐵、花崗巖等豐富的礦產資源,他們充分依托轄區內得天獨厚的礦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業經濟。礦業企業的生產發展在帶動該鎮其他中小型企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對增加居民就業,發展第三產業,提高人均收入,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等諸多領域將起得積極作用,為冷水鎮經濟建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保護環境則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環境得到保護的基礎上。冷水鎮在保持經濟強勁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環境保護。他們從思想上牢固樹立“保護環境也是生產力,生態建設就是經濟工作”的發展理念。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做好企業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協調好企業與周邊老百姓的關系,及時解決矛盾糾紛,爭取上級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督查,督促企業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使企業“廢水、廢氣、廢礦”的達標排放。各業務主管部門及礦山企業緊密協作,努力打造“安全礦山、綠色礦山、生態礦山”。 并且積極爭取資金,加大項目投入,扎實做好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建設工作。2012年爭取國家財政資金1700余萬元,對鮑家礦業有限公司尾砂庫進行閉庫治理,恢復植被300余畝,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對污染水源及周圍400余畝良田可能硬化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同時做好集鎮和各個自然村的“美化、亮化、綠化”工作,建設一個“和諧、宜居”鄉鎮。
強有力的措施,使冷水鎮依然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該鎮擁有鷹潭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陽際峰自然保護區,那里現仍保有完整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全鎮區域山林面積21余萬畝,全鎮綠化率達92%以上,空氣中每立方米含負氧離子數近十萬個,是個天然的綠色氧吧。
水資源優勢勢頭不減。該鎮地處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瀘溪河上游,有優良的水質,還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雁形目唯一國家I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每年都來此越冬。該鎮2010年度獲省環境保護廳授予的“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現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生態鄉(鎮)”,2012年還被評為“江西省科學發展50強鄉鎮”。
冷水鎮黨委政府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同時,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讓發展的成果惠及百姓”號召,全面建設“富裕、和諧、秀美、宜居”的新冷水。全鎮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修建路橋、安裝路燈、修建廣場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70余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農村“衛生清潔”工程;扎實推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鎮人口的70%以上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8%以上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切實保障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業有所就;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全面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每村建立了“農家書屋”,設立了遠程教育點;計生等各項社會事務長足發展。
通過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關愛女孩助學行動,鎮里為0-6周歲獨生子女和農村二女戶家庭辦理愛心保險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號稱天下第一難的人口與計生工作在該鎮得到和諧發展,連續七年被評為先進。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環境的有效保護使得冷水鎮走上了一條可持續、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由此可見,認真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妥善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的關系,我們就一定能在現代化的建設中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實現我們既定的發展目標和環境目標。
□ 張乃良李秀蘭
(原標題:堅持可持續發展 實現經濟環保“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