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春暐 任守禎 周榮嘉
作為國家環保部門的基層單位,廣州市荔灣區環保局在全面、積極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認真落實荔灣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關于建設“文化荔灣、低碳荔灣、智慧荔灣、幸福荔灣”的戰略目標。
目前,該局正努力配合實施“文化引領、商旅帶動、產業轉型、創新驅動、環境優化”五大發展戰略,把建設“傳統、現代、自然”相結合的廣州西部魅力之城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A
以人為本改善民生
在行政理念上,該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處理好治理污染與保障民生的關系。
在發展思路上,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處理好財富增長與改善民生的關系。
在服務社會上,處理好維護權益與發展民生的關系。正確行使國家賦予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力,通過科學決策,將環境作為人民群眾共同擁有的財富,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在職責履行上,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強化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問責,增加環保目標在評價和考核中的權重,確保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B
特色城區優化生態
———合理布局空間結構。
依據荔灣《十二五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荔灣區環保局對功能分區和空間結構不合理、綠地率偏低、人口密度過大、雨污分流系統不健全、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不足、城市污泥和固體垃圾出路等問題全面進行更新改造,在實施規劃過程中,按照規劃調整產業和功能分區,對人口密集的區域通過危破房改造“退二”企業功能置換,開辟更多的綠地和開敞空間,優化空間結構。
———因地制宜,拓展生態區域。
從2013年起至2015年,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工業區,創建2~3個生態工業企業;在大沙河流域建設一個特色生態園區;在區域獲得廣州市級以上的綠色社區的基礎上,首批創建8~10個生態社區,并以點帶面,逐步燎原,并力爭在2016年實現荔灣生態建設的新突破。
———加大對濕地的生態功能修復。
實現工業廢水全截污,減輕濕地水體的污染負荷;實施荔枝灣涌和荔灣湖等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恢復自凈能力,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同時,加強土壤污染防治,促進生態系統修復。
———努力挖掘人文生態內涵。
著力打造“花地”品牌,依托廣州花卉博覽園、大沙河生態園等項目建設花地河生態園,使花地河流域從單純的自然生態向復合生態轉變,成為荔灣最具活力和特色的濱水產業經濟帶,實現產業升級和產業經濟融合發展,成為推動城鄉一體化和生態城區建設的典范;實現資源共享,結合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努力挖掘生態資源要素,使孤立的自然生態系統與繁雜的村落系統有機融合,營造美麗愜意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C
嚴控污染天藍水清
荔灣環保局還用鐵腕嚴控污染,讓城區天更藍水更清。其努力方向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強化低碳發展理念,提高清潔能源比例
對現有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重點耗能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培訓,依法對嚴重污染企業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創建一批“三廢”綜合利用先進企業,使其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全市領先水平。
新建項目嚴格把好審批準入制度。嚴格執行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把好準入關。
進一步強化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全區繼續大力推進老城區產業“退二進三”工作,實現主要污染物削減目標。在所有重點排污企業安裝污染物在線監控設備。
強力推進服務業使用清潔能源。對全區內賓館、飯店、酒樓、餐廳、酒吧、歌舞廳等從事飲食服務業的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招待所、食堂,均應停止使用煤、重油、柴油、煤油等燃料,改用管道燃氣、液化石油氣或電。
●固體廢物實施常態化管理
一是強化固體廢棄物排污申報工作,并納入常態化管理;
二是積極探索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攻關,特別是廚余垃圾的壓縮、油化、綜合利用技術應用,餐飲業廢油脂綜合利用技術;
三是加強工業固廢的源頭控制,嚴格控制新增量,對不符合清潔生產的工藝和設備,實施嚴格的淘汰制度;
四是嚴管危險廢物特別是醫療垃圾、重金屬固體廢物的集中處置與綜合防治技術應用,同時健全相應的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
●繼續加大對空氣污染整治力度
一是針對PM2.5等污染物排放企業,對偷排、超標排放廢氣的違法行為從嚴查處。
二是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進一步強化對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力度;
三是建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監管臺賬,建立有機溶劑使用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登記報告制度,完善廢活性炭運營管理;
四是將加油站納入污染源管理,開展油氣排放監督性監測,建立日常監管機制;
五是全面實施飲食服務業的油煙凈化和在線監控。規范聯合審批機制,對餐飲企業全面推行餐飲業排污許可證;
六是強化工業污染排放整治。深化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治理;深化對工業鍋爐的污染整治和升級改造。
●鞏固治水成果,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
一是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涉水企業排污口規范化管理,排查威脅飲用水水源的環境安全隱患;
二是進一步推進荔灣湖、荔枝灣涌水質凈化及生態修復升級改造工程,加大荔灣湖富營養化治理力度,借勢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荔灣水網生態系統改造升級;
三是強化轄區內人工湖和河涌兩岸污染源監管,對各經營、生產排放污水單位加強巡查,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是強化對污水處理廠、垃圾壓縮與轉運站、禽畜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等產生臭氣的設施的監管;
五是強化與周邊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水環境保護合作。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統籌流域上下游水環境管理。
D
宣教先行全民環保
荔灣區環保局還積極營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社會和環保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努力凝聚起全社會加強環境保護的共識;自覺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傳播環境文化的大旗。
目前正努力辦好“六件事情”:
1、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領導的環境意識。不斷完善與強化基層環境宣教的能力建設。
2、當好環境保護宣傳員,引導全社會朝著科學發展、生態文明的方向奮斗。
3、做生態文明傳播員,構建以尊重生命和生態價值為特征的生態精神。
4、做服務群眾的聯絡員,把群眾對環境問題的呼聲反映出來,提升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公共管理的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發揮公眾輿論的監督作用,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
5、增強輿論引導能力,發掘和宣傳環保典型。
6、創新管理機制,積極推行環境教育要走法制化、規范化、常態化、全民化、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原標題:荔灣環保:發力生態建設)